世间有两类时装品牌: Maison Martin Margiela,和 其他。(上篇)

2021-02-02     SIZE潮流生活

原标题:世间有两类时装品牌: Maison Martin Margiela,和 其他。(上篇)

世人很难相信,在如今潮流更迭、物欲横流的时尚圈里,经历三个十年,Maison Margiela依然是当下整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时装品牌,那位隐者、神秘人、布道者、传说中的品牌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如同上帝,他的“神迹”,至今还在通过他人之手,显圣世人。正像耶稣基督诞于伯利恒的马棚之中,人间“素未谋面”的Martin Margiela, 也曾经只是一个来自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毕业生......

Abigail.J、Google

“0-23”

“没有人知道设计师是谁,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牌子,没关系,我并不在乎。如果设计师本人不愿露脸,那么他的名字,甚至品牌的名字,根本不需要。—因为你不想被别人记住。”1988年起, Martin与合伙人Jenny笃定了这个想法,让Mansion Martin Margiela如“无名氏”一般“混入”人间。这可难倒了公司律师,其再三解释,这样的品牌标识不具有法律效应,二人便谎称,品牌名称已印在白色LOGO布料的反面,这才得以走秀投产。而从最早的白标,到长方形Replica再生衣,屡次进化,直至品牌十周年的1999年,品牌将0-23号分别赋名产品线,印制标圈于领标之上,经过2008年重新梳理,最终成型,宛如宗戒律般, 让人一目了然,记忆深刻。

Abigail.J、Google

Collection

“Artisanal”for women&men 1989

1989年开始出现的Artisanal系列,以解构主义与精湛手工艺作为建构理念。Martin及设计团队四处搜集二手古董衣、面料、配饰及古玩等,并以招牌式的手工技法将衣服、布料及饰品等拆解重组,可以说是品牌实验精神的内核所在,该系列基本都被纳入博物馆馆藏或收藏家的衣橱,少有问世。2006年Mansion Martin Margiela加入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得以正式发布高级定制系列,2012年进入工会中的“高级时装协会”,最终确定定位为品牌的“高级定制线”。

The colletion for woman 1989

女装主线,号“Artisanal”线前身, Mansion Martin Margiela 品牌一切有关于成衣故事的开端,以白色标签演释,热衷于概念主义与前卫的设计概念。

Fragrances for women and men 2010

2010年与美妆集团L'Oreal合作,首发品牌第一款香水 (untitled) ,邀来Vogue Italia艺术总监Fabien Baron操刀设计瓶身,又同时请来知名调香师Daniela Andrier配置香调。2012年独立研发再生衣同名时装线系列 Replica 香水, 得到小众沙龙香界追捧,热销至今。2018年,品牌时装总监 John Galliano 推出了所属自己的第一款香水 Munity, 找来星二代演员潮人 Willow Smith、纽约地下嘻哈歌手Princess Nokia、以奇特长相重新定义审美的模特Molly Bair、勇于活出自我的双性人模特Hanne Gaby Odiele、以身体刺青自豪的女演员Sasha Lane,跨性别模特典范的Teddy Quinlivan,共同诠释“Munity”叛逆不羁的形象。

A wardrobe for women

女装“Replica”再生衣及复刻系列,设计团队重塑Vintage经典女装,并以加注年份的“Replica”作为Label,系列注重带出女性品味之余,在时光长河之中延续时装精神。

MM6

6号是品牌最广为人知的女性时装与生活品牌副线,直到2004年才用命名为MM。系列设计灵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因此其系列所推出的衣服及配饰的易穿性也较高,价位更加亲民。

Eyewear collection

眼镜系列于Maison Margiela 2008年春夏系列中首次亮相,首个墨镜系列名为“L'Incognito”,是跟意大利知名品牌Marcolin联名合作。2014年又与德国眼睛品牌 MYKITA 合作 ”MYKITA + Maison Margiela”,热卖至今。

The collection for men

男装主线,就如女装主线,但相比起后者,男装似乎更能达至可穿性的方针,较为着重剪裁设计及布料上的运用。

A collection of accessories for

women & men

2005年1月首度推出男女皆宜的饰品系列,设计以品牌一贯的解构、玩味法则作为创作理念,所推出的手袋、腰带、小皮件也从不规限于性别与物料上之应用,每季饰品配的到来,也能够打破传统首饰的刻板印象。

Fine jewelery Collection

品牌首个珠宝系列是与意大利高级珠宝品牌Damiani共同创作而成,于品牌二十周年的时装秀上首度登场。

Objects & publications

本系列的产品则较为多样化,有书籍、家居,以及品牌过往的经典服饰、配件等,充满现代感的解构设计,也基本都以品牌标志的白色为主。

A wardrobe for men

14号基本上如同4号的女装复刻系列无异,只有性别上的转换,品牌在新任设计总监 John Galliano 入主后,首次参与了2019 S/S 男装周的走秀。

A collection of shoes for women and men

除了有品牌经典的忍者靴Tabi Boots之外,这个鞋履系列也会应 时装线设计出不同主题的款式,同样可用上解构、大胆、释放等字眼作为设计轴心,所有鞋品均由意大利工匠进行手工制作。

“1984·恩师 Jean Paul Gaultier”

Abigail.J、Google

1983年, 第二届布鲁塞尔金梭奖 "Golden Spindle" 典礼上, 法国"鬼才"设计师 Jean Paul Gaultier 将第二名的奖项, 颁给了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设计师 Martin Margiela, 事后, Martin 向 Gaultier表示了想为他工作的意向。Gaultier 当初非常吃惊, 表示, Martin 的非凡才华并不需要降低身份来做助理, 而 Martin 说, 自己非常愿意跟着 Gaultier 学习。于是, 1984到1987的三年间, Martin 在 Gaultier 的工作室内, 开开心心的做了三年的助理工作。

Jean Paul Gaultier 的设计风格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 其实最具核心部分的品牌 DNA 便是一股来自社会底层的叛逆朋克心, 水手、舞女、盗贼、流浪汉、吉普赛人、海外移民... 在 Gaultier 的视觉语言里, 重新包装,以一个个极赋戏剧化、诙谐幽默的表述, 在高级的时装的语汇里重生。这一点, 多多少少, 在未来 Martin "反精英、反时尚"的设计思路上播下种子, 甚至在诸如纹身涂鸦紧身衣、工作室纯白的空间布置等细微之处, 也是暗中致敬恩师 Gaultier.

回忆二人的日常工作, Gaultier 表示, Martin 给他的第一印象, 是个子很高, 寡言少语但并不拒绝与人来往, 毫不"高冷", 能快速的捕捉到 Gaultier 自己跳跃的设计思路, 并产出成品. 二人的友谊也一直延续下去, Gaultier 多次亲临 Martin 的秀场, 师徒二人也前后效力与本国奢侈品牌 Hermès, 而对于 Martin 的隐退, Gaultier 也只是淡淡的表示, 自己毫不意外.

“MEIRENS of MMM”

Abigail.J、Google

如果说 Jean Paul Gaultier 是 Martin Margiela 的恩师, 那么 Jenny Meirens 就是他的伯乐。好比,Martin Margiela 是安特卫普的 "6+1", Jenny Meirens 的 "M" 也必须在 "MMM" 的时装屋中留下姓名。

协助 Martin 创立 Maison Margiela 之前, Jenny Meirens 在布鲁塞尔本地已是时装商业的先驱人士。她开设了著名的设计师买手店 Crea, 店内除了有支持本土先锋前卫时装品牌诸如 France Andrevie, 也有当时刚亮相巴黎引起"日本入侵"风潮的解构主义大师山本耀司。Jenny Meirens 也为提振本土时装工业的影响力四处奔走,在她的努力下,比利时政府在1982年成立 "Golden Spindle/金梭奖", 而首届大奖得主, 便是 Martin 的学姐, "Antwerpen 6/安特卫普六君子" 之一的 Ann Demeulemeester 。

Martin 本次的参赛作品鲜有留存,据描述, "灵感来自于外科手术室的陈列,裙装的廓形很庞大,但丝毫没有掩盖出彩的鞋履设计,粗跟短靴加入了男性化的元素。" Maison Martin Margiela 便由此演化而来。

即便是亚军, Martin 的这个奖杯拿得也并不轻松。Jenny Meirens 对 Martin 这个系列的钟爱让她与评委们争论了很长时间, 虽然冠军给了才情横溢、"Antwerpen 6/安特卫普六君子" 之一的 Dirk van Saene,Jenny 还是将 Martin 的参赛系列作品放到了自己的设计师买手店 Crea 之中,并穿着它, 到了东京面见川久保玲, 谈妥了 Comme des Garçons 在布鲁塞尔的代理店铺, 也收获了 Martin Margiela 的第一位粉丝 —— 川久保玲,向她卖出了品牌的第一件单品, 一双 "Tabi" 分趾鞋。

Abigail.J、Google

“1997·Hermès 年代”

Abigail.J、Google

时值90年代末期, 各大奢侈品集团的设计师"抢包山"大战日渐白热化, Louis Vuitton、Gucci、Dior 等品牌纷纷打出新锐设计师牌贴合时代新形象, Hermès 原成衣艺术总监 Claude Brouet 夫人年事已高, 集团总裁 Jean-Louis Dumas 为寻找接班人正一筹莫展, 最后问到女儿 Sandrine Dumas, 她便毫不犹豫的推荐了 Martin Margiela。

1997年4月28日,Hermès 发表了一则声明,Martin Margiela 为品牌新的创意总监。作为被媒体冠以"解构主义"和脱胎于贫穷艺术的"反时尚"先锋, 接下象征着"富贵阶层"的"奢侈品牌"总监一职, 这种看似矛盾的对立身份自然引发媒体一通热议, 甚至质疑集团总裁 Jean-Louis Dumas 是不是病急乱投医, 然而女儿的一席话打消了他的顾虑 —— 作为早年 Margiela 的秀场模特, Sandrine Dumas 很喜欢 Martin 对女性的身份解读和认同 —— 宁静如水, 清透若风冷峻高贵, 又充满礼貌距离的温度感,和当下时装大潮中, 衣不蔽体、如同鹦鹉般争奇斗艳物化女性的风格, 截然不同。

和 Martin 的沟通过程也是一波三折。Martin 提出, 自己为人低调, 所以接手 Hermès 之后, 不做爆款丝巾、不用奢华面料、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品牌不参加时装周。经过再三沟通, Martin 以 "我们设计团队" 的身份, 用传真的方式, 回答部分媒体采访; 为品牌设计了没有印花的、单一棱格钻石型单色印花方巾, 热销至今; 品牌 LOGO 回到七十年代的 "Hermès Paris", 并以 "H" 的车线方式钉扣, 作为品牌标志; 而 Hermès 的双绕腕长款腕表表带, 也成为了维系 Apple Watch 新世代数码科技的纽带.

Martin 并未彻底抛弃同名品牌的设计语汇, 除了擅长的高贵凝重的冷色调之外, 也加入了 Hermès 的品牌标识 —— 橙色, 同名品牌经典的深V领连身裙, 通过降低腰线、加大面料织物密度, 并巧妙的使用了自己和 Hermès 面料团队研发的新款面料, 进一步加强、并平衡了两个品牌间的区别。

如他所愿的, 第一季产品选择在 Hermès 巴黎的 Saint-Honoré 街道旗舰店里进行了展示, 并邀请到少部分媒体与这批"矛盾产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事后, 有媒体称, Martin 可以通过 Hermès 表现 "虚无主义"。正如 Martin 当时给 Hermès 的品牌定位解读:“奢侈品是质量、舒适和永恒的迭加”。

1997-2003 年期间,Martin 担任 Hermès 女装部门创意总监, 6年间一共制作了12个系列, 后来, 他的同名品牌合伙人 Jenny Meirens 表示, 赚的钱基本都投入到了同名品牌的发展中。这并没有耽误 Martin 逐渐推进塑造 Hermès 的精神气象, 在这一张一弛的 "慢时尚" 中, 向每一位女性客户传达到温和、细腻、舒适、冷峻, 却又饱含细节的单品, 逐渐沉淀出品牌的经典感, 直到最后, 将品牌的总监一职, 转交到了自己当年的恩师, Jean Paul Gaultier 的手上。

他们成为了足以撼动时尚界的存在(下篇)

温度还是风度?对不起,我全都要。

提问:如何让“多喝水”这句万能魔咒变得动听?

Howie Lee :: SIZING UP (点击原文链接收听)

青山周平 :: SIZING UP

刘雯 :: SIZING UP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WDCYncB9EJ7ZLmJzo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