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袋长成金钱袋 小蜜蜂酿出幸福果

2019-11-05     头条吉林

吉林天桥岭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扶贫

在吉林省天桥岭林业局黑木耳生产基地的制菌车间里,职工柳长杰正在忙碌着,打袋、拧袋、装筐,一袋菌包2分钟时间便生产出来。

柳长杰原本是天桥岭林业局的贫困户。他过去是一名伐木工人。吉林省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他就种点木耳维持生计。天桥岭林业局及时转型发展,将制材厂改建成黑木耳生产基地。柳长杰成为这里的一名菌包打袋工人。除了上班,他还自己种植木耳,增加一份额外收入。

“有了工资保障,今年我还种植了30万袋木耳,收入相当可观了,这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柳长杰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年产黑木耳菌袋5600万袋,年产蜂蜜86000公斤,吉林省天桥岭林业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木耳和养蜂等绿色产业进行生态扶贫,帮助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几年的探索,如今已见成效。

摄影:刘宸行

目前,天桥岭林业局有食用菌制菌户816户,从业人员达1550余人,年生产黑木耳菌袋5600万袋。黑木耳产业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200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3万至4万元。同时带动扶持贫困户1743人,人均增收519元。

在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同时,天桥岭林业局还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业。

采蜜的蜜蜂回归蜂箱

天桥岭林业局的蜜蜂养殖业在“合作社+基地+场内职工+多元化销售”的管理模式上,又扩宽了“实体店+网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目前也已取得良好效果。

“内河林场年产原蜜27000公斤,巢蜜9000公斤。无论规模还是质量,均较过去有大幅提升。内河百花蜜蜂养殖合作社蜂群已超千箱,每箱蜂群收入1000元以上。合作社最初只是小打小闹,三五个人养蜂,现在则是逐年扩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内河林场场长赵振强说。

摄影:刘宸行

目前,天桥岭林业局共养殖蜜蜂3450 箱,年产蜂蜜86000公斤,年收入345万元。100多户蜜蜂养殖户通过养蜂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天桥岭林业局副局长王世利说:“为鼓励职工群众发展绿色产业脱贫致富,天桥岭林业局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成立了4个合作社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利用食品加工厂深加工精包装产品,和网络平台对接增加销售量,已经初步形成集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为一体的黑木耳、蜂产品全产业链循环发展体系,有效地助力了脱贫攻坚战。”

在天桥岭林区,小小的木耳菌袋鼓起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子,小小蜜蜂让职工群众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VhOO24BMH2_cNUgty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