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南京力量④│做“疫”颗钉子,守一方安宁

2020-03-12     南京发布

他们一腔热血,为无法拒绝的呼唤而来

我虽不能救人

但也能为“战疫”做点什么

他们不爱煽情,不怕吃苦

默默地行动着……

“抗‘疫’战场,南京力量”系列报道第四篇

来看看南京各个角落都有的这么“一抹红”

被称为抗疫战场上的平民英雄

——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南京已有20万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以及不计其数默默奉献的基层志愿者们发光发热。

有的在火车站、地铁口进行隐患排查,有的不分白天、黑夜地巡逻小区,有的帮居民采购蔬菜、大米、药品,有的为大家科普新冠肺炎知识,做心理疏导……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战斗”。

他们中,有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有孩子尚在襁褓的年轻妈妈、还有“00后”在校大学生。

大家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悉心为群众服务,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服务社区“零距离”,温暖居民“心贴心”

郭庆云,鼓楼区幕府山街道五塘新村一段社区志愿者,曾3次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疫情之初,他就主动请缨,作为志愿者走上抗疫一线,从大年初三至今,没休息过一天。电动车是他最忠实的“老友”,温度计坏了,找郭老,登记册不够用了,找郭老,消杀、排查、巡逻、探访孤寡老人、送药品蔬菜,每天,63岁的郭庆云要扑在社区服务上10多个小时,骑着电动车来来回回60公里。


郭庆云,南京南站的志愿者 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 摄


家住秦淮区东水关社区的老党员朱利祥是有名的“黑板报达人”,自2005年退休后,他便成了社区的黑板报志愿者。

“每天报纸送来了,我赶紧看看有没有疫情相关内容;孙女在网上看到准确可靠的消息也会记录下来告诉我,我都会写到黑板报上。”也有人劝他,疫情蔓延期间不要总是出门写板报,朱利祥回道:“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我是共产党员,入党申请书上的承诺绝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站出来!”

雨花经济开发区天保社区留守老人较多,其中一户老人眼睛看不见,女儿年前又去武汉婆家过节了,一时半会回不来。80后的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潘淑芳成了老人的“女儿”,不仅照顾一日三餐,还给他做家务、理发,陪他聊天。


不顾危险,为南京守护铁路南大门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铁路南京南站、南京站人口流动大,成为了新冠肺炎输入的最前沿、感染的易发区。

为了做好这些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共青团南京市委发出了志愿者招募令。1月25日,吴亿达负责的南京雨薇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积极响应。第二天早上8点,一支40人的青年防疫突击队便赶赴铁路南京南站、南京站开展来宁旅客疫情排查、引导、测温工作。

疫情在蔓延,但由于物资相对紧缺。当天,这些志愿者们分到了8件防护服。吴亿达将仅有的8件防护服交给离旅客最近的8名志愿者,自己跑到超市买了一批一次性手套、胶皮手套和一次性雨衣,分给其他志愿者。8点半,大家正式上岗,吴亿达悄悄与那8名志愿者一起站到了最前线,他的身上就穿着一件一次性雨衣。“我当时没有害怕,唯一担心的是没有保障好我的队员,我是负责人,我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


南京南站的志愿者 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 摄


南京南站的志愿者 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 摄


防疫青年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八点半至晚上八点半,每天两个班次,每个班次志愿者工作六小时。吴亿达却坚持每天上岗12个小时,带着防护手套连续工作,在汗水的浸泡下双手发白、变形,连指纹都泡没了,连解锁手机都困难。据统计,自1月25日开始进行工作筹备、人员招募起,吴亿达连续服务42天,没有一天休息。

不仅仅是吴亿达和他的“爱心小屋”。就在1月26日晚,南京共青团也向广大青年发布招募公告:南京站、南京南站和社区网格等防疫重点区域需要志愿者。48小时内,报名者达450人。


不计报酬,心甘情愿做奉献

群防群控、群策群力,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正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为防控工作奉献一份力量。


南京南站的志愿者 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 摄


“把口罩戴戴好,么的事不要跟人家拾搭”,抖音上,一段用南京话宣传防疫知识的小视频获得众多网友点赞。这段视频的发布者“菲哥一张嘴”是个抖音大V,原名吴菲,疫情蔓延后,她主动加入雨花台区春江花园社区志愿者行列,不仅参与社区的防疫志愿服务,还编剧本、录视频,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正能量。

裁剪耳带、粘贴鼻压条海绵垫、安装呼吸阀……在南京邮电大学念书的女大学生赵心怡走进了口罩厂,与50多名志愿者一起帮助缺人手的口罩厂复工。每天她都要参加8小时的劳作,回家后手臂酸软,拇指也磨得生疼。她说,能为社会做点事,累也是值得的。

2月19日,玄武湖公园重新开放,身为“我爱玄武湖”志愿服务队队员,肢体2级伤残、腿脚不便的华杰每天要在玄武湖公园里走4个小时,“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们党员志愿者应该冲在前面。”工作时间里,华杰要引导游客戴口罩、保持距离、爱护花草树木等。

就在玄武湖公园重新开放的那个上午,8名专业理发师志愿者重新拿起了工具,为南京市建邺区抗疫一线的80名环卫工人义务理发。志愿者们说,他们不顾危险,每天都清洁消杀我们的城市,他们也想以自己的手艺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份力。


城墙边长大的南京人

从来都是侠肠义胆、无私博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造就这座值得爱与被爱的城市

让人温暖并充满力量


部分素材综合自南京日报、龙虎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Q4z1HAB3uTiws8K4lcx.html



全额退费!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