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造富神话,十年前早有预兆

2019-07-23   光明财经资讯




7月22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正式上市,从整个盘面运行来看,集合竞价阶段大幅上涨,开盘后多数股票呈现出回落走势并触发30%临停,但是随后再次呈现强势拉升,安集科技、天宜上佳、西部超导均触发60%上涨临停。

|科创板的造富神话

这一天,科创板就创造了造富神话:一天之间就诞生了125位亿万富豪!而且22位是出自同一公司!

2019年7月22日,资本市场见证了专属于科创板的狂欢。 在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中,有17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经过科创板上市首秀,均实现了可观的账面财富。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收盘时间,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的平均涨幅达到139.55%,总成交额约为485亿元,平均成交额达到19.40亿元,平均换手率为77.78%,以收盘价计算的静态市盈率平均为120倍。

昨天的“最牛股”当属安集科技,简直是史无前例怕也是后无来者的“疯狂”。截至当日收盘,安集科技股价涨幅高达400.15%,市盈率达到178倍,盘中最高暴涨520.6%。由于安集打新中一签的金额为1.96万元,盘中最高到243.2元时,股民中一签可赚逾10万元。

但是,“科创板首富”却没有诞生在这个“神奇”的安集科技中,而是出自于科创板编号第一股华兴源创,华兴源创实控人陈文源夫妇以83.83%的持股比例,稳坐“科创板首富”宝座。

就公司造富能力而言,睿创微纳造就亿万富豪数量最多,达22人;第二位的杭可科技造就12位亿万富豪;嘉元科技位列第三,造就了11位亿万富豪。

|十年前首批科创板企业的现状

毫不意外,科创板的造富效应确实显著,造就了125位亿万富翁。

巧合的是,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首日,其股东之中也同样诞生了125位亿万富豪,此番科创板“造富神话”与之如出一辙。然而,创业板历史数据显示,首批新股首日上涨明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首批上市股股价表现差异拉大,其中既有10年上涨10倍的牛股,也有跌回发行价甚至破发的股票,还有面临退市的股票。

回顾历史,2009年9月17日,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第1次会议召开,青岛特锐德(300001)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举行开板启动仪式。

当时,上证指数从2640点左右涨到3340点,涨幅近26%。


中小板指从4000点附近,一直涨到5600点附近,累计上涨近1600点,涨幅近40%。


从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分析,平均市盈率为56.7倍,按照当时的发行市盈率水平,还是处于相对偏高的状态。


十年间,当时的首批创业板企业的走势命运如何呢?


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名单中,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还是获得了正向收益率。但是,实现翻倍以上累计涨幅的创业板企业占比不算高。

既有爱尔眼科这样表现亮眼的上市公司,也有金亚科技陷入暂停上市的局面。




从数量来看,十年前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仅有28家上市公司,而十年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则达到773家左右,企业数量上发生了飞跃式增长。

从市值规模上看,当年市值规模最高也仅是百余亿,如今创业板市场已有三家破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温氏股份、迈瑞医疗以及宁德时代,而东方财富和爱尔眼科也非常接近千亿市值。总市值规模至今已成为数万亿级别的市值规模了。

从2009年至2019年,从开板到扩容,创业板在这十年时间内完成了跨越式发展,多项数据获得了亮眼的成绩。

对于科创板市场的重要特征则是试点注册制度,未来科创板市场的容量规模有望大幅膨胀。


十年一对比,会发现创业板企业的成熟性与稳定性还不错,虽然存在企业生命周期相对漫长,但是十年前首批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到如今也基本都是扛过了市场变迁,依然坚挺存在的。

今天的造富神话,一切皆有迹可寻!

图|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