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原普外科微创高峰论坛在河南省直三院成功举办

2019-10-24   豫说健康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10月23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举办了第一届中原普外科微创高峰论坛,这次学术会主要围绕普外科微创技术进行学术交流,共享微创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共同推进普外科微创技术及相关领域学科的繁荣与科学发展。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刘长明主任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高度评价了外一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包括血管外科、甲乳普胸、胃肠肛肠、肝胆外科四个专业组,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外一科在多镜联合技术应用上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腹腔镜微创外科领域的硕果累累,部分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准,被评为院级“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医务科刘长明主任致辞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外科学博士秦涛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庄兢教授应邀参加学术会议。首先,秦教授向大家讲授了《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讲述了ERAS在肝胆外科的应用,ERAS可以明显降低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排气时间,可以减轻创伤应激、促进康复的理念及追求“零痛苦无风险”的目标,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宗旨,顺应了外科的发展方向和潮流。

秦涛教授分享

随后,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庄兢教授给大家分享了“结直肠MDT的变革”,庄教授通过讲述自己二十多年对结直肠癌MDT的探索和实践。MDT新模式、新理念,只是更好的服务患者,本着十年磨一剑的态度,精益求精,不断地改善和优化MDT流程,改变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状况,提高大肠癌患者的治愈率,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现在,大肠癌MDT的研究和实践正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中开展,大家因地制宜,不断进取,将大肠癌MDT治疗模式用于更多适合的患者身上,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庄兢教授分享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甲乳普胸外科黄钰主治医生分享了“甲状腺乳腺疾病的微创治疗”。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患者不仅要求治愈疾病,而且还要保持美观,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钰医生通过病例分享,微创旋切、射频消融以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无疤痕的特点,成为甲乳结节微创治疗的新趋势。

甲乳外科青年医师黄钰分享

胆石病是我国的常见病,胆结石可分布于胆囊、肝外胆管(包括胆总管和肝总管)和肝内胆管等胆道的任何部位,上述三种胆结石也可联合存在。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惠刚副主任医师就从解剖开始给大家分享了“胆石症的外科治疗”。随着十二指肠镜、胆道镜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广泛运用,多镜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已经日趋成熟。与传统外科相比,微创外科有着显著的优点已成共识,如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较小的手术创伤、较快的术后恢复,它满足了病人的需要和利益,已成为病人乐意接受和首选的治疗方法。

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朱惠刚分享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杨志忠副主任医师围绕“消化道疾病微创治疗”主题展开讲述,内容涉及消化内镜的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胃肠道早癌的诊断、胃肠疾病的腹腔镜下治疗等方面,讲述了腹股沟疝在腹腔镜下的微创治疗,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技术也逐步引入肛肠外科领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微创技术已发展为胃肠外科的主流。

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志忠分享

作为医院重点专科,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年轻骨干梁冰医师也分享了“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该专业在全省享有较高声誉,科室设有东西区两个病区,技术力量雄厚,为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更是重点介绍了静脉曲张在局麻下的微创治疗,无切口,无疤痕,更神奇的是术后患者可以自己走出手术室,技术在进步,微创技术更是深入人心。

血管外科青年医师梁冰分享

现场互动,专家解答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李长江做总结发言。他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六位老师的授课,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瑰宝,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通过这次会议,弘扬了我院外一科学科建设成果,展示了我院在腹腔镜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巩固了我院普外科医疗技术在省内的绝对领先地位。外一科将借此东风,继续保持踏实肯干的优良传统,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更好的为广大病患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外一科主任李长江总结发言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魏慧艳 冀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