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不哭,不如痛哭一场

2019-09-19     喜阅童行

作家王小波曾经写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人们常用劳苦和苟且去形容自己的人生,而将诗意和远方捆绑在一起。

远方是什么?

远方就是那些越走越远的过去,是你以为触摸不到的美好。

事实上,我却在生活中发现,诗意未必在远方,当你认真生活的时候,诗意便自然会来到你的生活之中。

在2019年,我收获了真实的生活,也收获了诗意。

不久前,我在朋友圈分享了喜阅童行发生的一些小事,分享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有一位二十几年没见面的小学同学给我留言,他问我:“为什么你每天的生活都可以这么充实、精彩、诗意,感觉不出社会的俗气?”

我想说,我是个俗人,不是离群索居的人,我的生活里也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但在旁人眼中,这些生活的琐碎到我这里,便“化整为零”了。

其实,看到朋友对我生活的高度评价,我心里是有些慌张的。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大俗之人,每日面对柴米油盐,以及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和为人师的牵绊和责任。但我并不觉得我们因此不能拥有诗意和远方。

柴米油盐让我体质坚强,牵绊责任让我内心柔软。

理想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要抛弃它们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呢?

我有我的家庭和事业,我有我的学生和孩子,彻底“放飞自我”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可取。但是,我能做到的,是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尽可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也许,我们被太多刻意修饰过的美好和仪式感误导了。

人们有选择地将诗意裸露,有人能将梅雨煮成酒,有人能将落花写成歌。

可我,其实也在承受旁人的质疑,但是,我可以继续思考、教书育人,要如何“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并践行这样的生活。

可以说好不哭,也可以痛哭一场

和过去一样,我可以一个人开车去逛心仪的书店,带孩子们去英国或意大利研学,可以伏案疾书目不窥园写作,可以去学校给学生们开展讲座,可以邀请家长朋友做一场读书会,可以约上朋友去吃念念不忘的食物,可以陪我可爱的女儿,看美丽的烟花而不告诉她这是稍纵即逝的美好,可以在心情低落时买一束花陪伴自己。可以听一首歌,也可以读一首诗,可以说好不哭,也可以痛哭一场,好好睡一觉。

恰到好处,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力所能及的生活仪式感,保持赤子之心,顺其自然,便是最好。

衣衫褶了熨平便好,领带歪了扶正便好,肚子饿了吃饱就好,心事繁多简单就好,情感嶙峋放下就好。

这是我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也是我对未来的期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Np9TW0BJleJMoPMps3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