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津县,“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的宣传语句随处可见,有的镶嵌在红色党旗雕塑下,有的制作成精美标牌……这句口号已经成为该县的党建品牌,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孟津县在全县叫响“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以为民服务的实效赢民心,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实现了基层组织有活力、党员干部有威望、人民群众有依靠。
基层组织有活力
“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大家在种梨、卖梨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们啊!”6月27日上午,会盟镇下古村的果园内党旗飘扬,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付凯轩代表支部和党员志愿者对参会的20余名种植大户说。“七一”前夕,下古村党支部在田间地头举办“三新”大讲堂,围绕孟津早酥梨的采摘与保鲜进行专题讲座,受到梨农的欢迎。
为提升支部的服务能力,该县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将118名返乡乡土人才纳入村后备干部队伍,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活力。常袋镇马岭村引进返乡创业人才6名,发展培养7名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及村监委会工作,形成了坚强有力、团结实干的村干部班子。自年初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开工以来,该村在全县30个示范村中排名持续前列,不但推进速度快,而且工程建设标准高,全程无“杂音”。
同时,该县加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着力健全完善支部的服务体系。先后建成县行政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成“三新”大讲堂393个、党建游园和党建广场共168处。并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四统一”规范化提升工程,落实“拆墙便民”举措,使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实现有灯光、有音响、有活动的“三有”目标。
党员干部有威望“当干部就要能吃亏”。该县提出“满足群众的需要就是党员干部的义务,使群众满意就是党员干部的责任”。着力在党员干部中树立“当干部就是要干活”“当干部就要学会吃亏”的思想。
在麻屯镇卢村,“当干部就要能吃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像修下水道、疏浚排水沟等脏活、累活都是村干部义务奉献的。”村干部卢智辉说,“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纠纷,党员干部就会出现在哪里。”
党员干部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学在行动。
卢村有个“魅力卢村”微信群。一天傍晚6点左右,村委会主任卢小强在群内发布一条消息:“村里刚拉回一车混凝土,没事的党员群众7点半到村委会大院集中参加义务劳动。”不一会儿就集中了40余人,不到两个小时就干完了。
人民群众有依靠
“只有共产党能帮我过上好日子!我也一定要把日子过好,把家过得像个家。”白鹤镇桐乐村贫困户郭遂仁的妻子杨振叶说。
杨振叶说,她记得县委杨书记来她家了四次,第一次来时告诉她一句话“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准帮扶下,她办了慢性病卡,丈夫孩子有了工作,家里硬化了院落、粉刷了墙面、安装了窗户玻璃,家也像个“家”了。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不仅让贫困户有了脱贫的动力,而且找到了心理依靠。
为让“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更有执行力,孟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分包最贫困的村,县党政领导干部分包今年拟脱贫的最后15个村。同时,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和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幅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使贫困户对党更加信赖、依赖。
当前,“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已响彻古津大地。孟津县正在以党建作引领,党员干部作“贴心人”,带领群众迈向美好新生活,奋力开辟孟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记者:黄红立 实习生:赵明星通讯员:杨育新 王文娟
觉得不错,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