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沐遥诗雨”来关注我吧! 期待与你灵魂的碰撞!
《攀登者》——告诉你什么是中国精神
文/李沐遥 图/网络
国庆小长假,除了观看振奋人心的阅兵式,就做了一件事,一部一部地追电影。第一次,连续三部电影都想看,都要看,都得看。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看的是一种情怀,是普通人视角下的大事记,是中国人群情激荡的众生相。那么,《中国机长》就是讲好了一个紧张激烈,且众所周知的故事。
但是,真正震撼到我,让人从心底忍不住叫好的,却是《攀登者》。
因为电影不但讲述了有血、有泪,有奋斗、有挣扎,有甜蜜、有眼泪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用朴实的故事,和一次次地叩问与挣扎,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电影里,不止一次,也不止一个人追问过:“为什么要登山?”
它也说过:“登山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天堂,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地狱。”
可是,电影里,还是有这么一群“又傻又固执地中国人”,在60年,在75年,一次又一次地去挑战连鸟都飞不过的珠峰北坡。
对于为什么登山,有人引用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的“因为山在那里。”
有人说是为了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告诉父亲,不要后悔生了自己。
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登山,却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在了珠峰的土地上。
但其实,电影用它自己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登山。因为人总是要向前看的,人总是要通过探索未知的世界,从而认识自己。
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活就要活出个样来,该我们做到的,就必须要做到。给中国争口气,给自己争口气。”
其实,说起中国精神,很难被具体定义,而且每个时期也各有不同。但在奋斗的年代里,中国精神始终是触手可及的。
为什么如此说,想一想我们的两弹元勋们,那些为了国家机密,与家人分离数十年的英雄们,靠的是什么呢?无外乎就是我们的中国精神。
而这些为了国家荣誉出生入死的攀登者,又何尝不是为了中国精神而砥砺奋斗呢?
那这部《攀登者》又到底为我们传递出了怎样的中国精神呢?
其一,中国人有一种死磕到底的精神。
电影里,曲松林因为方队长为了救他,丢掉相机,而耿耿于怀,他觉得自己的责任是誓死也要保住相机。越是受到质疑,越是放不下十几年的执念。
他在珠峰之下,生活了十几年,每日仰望,就是因为不甘心。直到1975年,再次有机会重组登山队,他下达了两次错误冲顶的指令,许多人看到电影中的这一幕,会质疑,为什么用这样的副指挥?
因为曲松林愚蠢的指挥而让杨光失去了一条腿,让刘国梁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就连旁边不能据理力争的方五洲也让人跟着生气。
直到刘国梁献出年轻的生命曲松林才幡然醒悟,懂得了责任的要义。而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中国精神的另外一种诠释呢?
中国人的奋斗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行业百废待兴,没有路,就自己创造一条路,这条路注定是血泪之路,是磨难之路,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挫折和失败中,一步一步摸索而来的。
中国人从来都不是靠着小聪明在前进,他们依靠的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种精神在支撑。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大型钢铁铸造,沙漠改造,到中国的核武器之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们不怕错,也不可避免的会犯错,但是错误不会阻止我们继续前进。
曲松林的短视,是剧情需要,也是中国攀登者们确实经历过的磨难。那个放不下心结的男人,放不下的是祖国的登山大业,是我们一定要登顶的决心。
他是错了,但是错的让人心疼。
相比曲松林的初衷不改,即便是我们的男主方五洲,也是在女主的点拨下,才在烧锅炉的时候,依然坚持锻炼,初心不改。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能够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坚持十几年不忘初心,却是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够飞速发展。
正是因为中国人看似有些傻,有些轴,但却大智若愚,砥砺始终。坚持是一切困难最好的武器。
其二,中国人是最肯自我牺牲的一群。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差别,中国并不是宗教国家,但中国人推崇的精神,其实和中国人接受度更高的大乘佛教,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先渡人而后渡己。
中国人,有时会被各种吐槽,修养不足,能量不足,所以我们的英雄里没有超人这样的,凭一己之力而拯救苍生。却不乏沉香救母,哪吒割肉还亲,这样充满牺牲精神的童话。
即使,最英雄的孙悟空,最终也要通过团队的磨砺而抵达西天。这是因为中国人,不喜欢冒进,更喜欢承担责任,更接纳团队各种核心能力的互补,共融。
《攀登者》也是如此,这不是像《战狼2》一样,冷锋个人英雄的突显。这一次,吴京更加朴实,更加接地气,更像中国人自己。
方五洲临危受命,他的目标除了登顶,还要保护众人。他和曲松林在谈话时说过,如果是自己也会誓死守住相机,但是,他却不会为了守住相机而松开战友的手。
这份责任感是如此的不合情理,却极度符合中国人的特点,符合中国精神。
对自己,我们可以冷静而自持。但面对亲、友,所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被对生命的敬畏所折服。可以牺牲自己,但别人的生命一定至上。
这一点,也在后面登山的时候,为了保住觇标,方五洲奋不顾身飞身而下,跌落冰谷,差点丧命而重新证实。
还有年轻的李国梁为了不拖累战友,毅然递上相机,割断绳索,跌下悬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对待别人,冷静自持;对待自己,热血而冲动。中国人是这样的双标,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是让人如此的又恨又爱。可这就是真实的中国精神。
其三,中国人情感的表达含蓄而深沉。
很多人吐槽的爱情戏,其实一点都不多余。
中国人,不是把爱挂在嘴边的一群人,却能够把一份深情埋在心底几十年。
这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木讷的近乎不可思议的感情,却是真实存在过的中国现状。
对于章子怡扮演的气象学家徐璎,吴京扮演的方五洲就是她心底的珠穆朗玛。那个年代朴素的爱情,真的可以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坚持,去守候。
就像我们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和他的妻子许鹿希,28年里聚少离多,28年的无怨无悔,28年里的等待期盼,最后,也只换来不到一年的团圆。
他们没有山盟海誓,没有日月相依,却用一生的守候书写了大写的爱情。一个,从风华正茂奋斗到至死方休;一个,从青春年华等候到两鬓斑白。
这不是故事,也不是电影,而是那些年,中国人自己真实的历史。
所以,看到电影里,去远她乡,仍心恋故人的徐璎,会让人倍感亲切。为了跨越她和方五洲之间的那座爱情大山,她也追随着他的脚步,登上了珠穆朗玛,为了助力他实现梦想,她拖着病弱的身体,爬上了海拔六千多米的北坳。
如果说方五洲的执着是登顶,那么徐璎的执着就是方五洲,直到最后一刻,方五洲大喊出了心中所想,我要娶你,这不是煽情,而是真的情之所至。
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爱情,即便他们在艰苦的奋斗历程中,几乎放弃了心底的那份温柔。但是,你怎知他不是将这份小爱深埋于内心深处,给他的生命以蓬勃的滋养。
珠穆朗玛是冷硬无情的,能够顶风立雪的英雄却是凡俗肉体,他们是英雄,但也是有血有泪有情感的活人。
他们一样有家人,有爱人,也有人会为他们深深的心疼。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超人谈恋爱,却不能接受我们的英雄被人仰慕爱恋呢?尽管,他们不是偶像剧里的俊男靓女,但那种生死相依的感情,也只有真正的英雄才会懂得。
他们是风雪之巅的珠峰上一抹温情的雪莲花,让人在紧张到透不过气的剧情里,可以短暂的喘息,让心底的一份暖意缓缓升起。
《攀登者》叙述的是故事,只是这故事太过真实,就像是为我们撕下了一层神秘面纱一般。
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攀登者们辛酸与血泪,也在肆意解读着他们的对与错。这里,有丑陋的真相,有残酷的现实,也有脉脉的温情,更多的是用真实的力量传递着我们从未改变的——中国精神。
——END——
作者:李沐遥
本名李玲玲,80后;
写字是一份美好,只为寄托心情。
许久未更新,感谢亲们一路相伴———
抱歉的是:一月之内,还是无法保证及时更新。
但这里始终是我心灵的家园,给我一月时间,我保证一定会满血归来的——
亲爱的“遥米”们,一定要等我噢!抱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