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能都听过一句名言:时尚易逝,风格永存。我们写过的Diana Vreeland也说:“你必须有风格。风格带你走下楼梯,陪伴你每日起床,风格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风格,你无足轻重。我所说的风格可不是要你拥有很多衣服。”
最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穿衣需要形成风格?风格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于是,我邀请了几位风格不同的朋友来和大家分享她们是如何找到穿衣风格。她们都在时尚行业摸索了很多年,有自己独到的穿衣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在找寻自我风格这条路上一点灵感。
01
七碗又拖更
职业身份:媒体从业人员
身材条件:160cm,95斤。梨形身材,典型的胯宽。
对自己的身材特征,扬长或避短更看中哪个:个子不高,比较注意用版型或颜色来拉开上下身比例。
对自己风格的定义:日系复古,轻法式,休闲风。从颜色到单品的选择上都能明显看出。
总体偏复古。右划查看更多图。
如何打造这种风格:更偏好挺括版型以及低饱和度颜色。光腿神器还有百褶小短裙是绝对不会买的。
常用的搭配套路:衬衫+背心(马甲)+外套+裤子,还有最屡试不爽的配色:黄+绿+蓝。
形成自己风格的必备单品:白衬衫、牛仔裤、大地色系的衬衫裤子外套。黑白黄蓝帽子,百搭黑色小皮鞋。在我看来,外在条件好可以说是对整体穿搭的加成,并不能成为好看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眼光和品位总是随着阅历的增长而变化的,每个阶段的我都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穿衣风格。但我是在工作一年后开始构建衣橱体系,形成所谓风格。
最初我看喜欢的博主,看品牌的lookbook,但最主要的还是不断上身试穿,实践永远比获取二次加工的信息更重要。也可以照着喜欢风格的穿搭图,在自己的衣橱里找同类单品进行组合试穿。
模仿喜欢的日杂的风格。
我很幸运,没踩过什么大坑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成本方面,曾经我以为只有专柜里的高价格才能买来高品质和好设计。另一方面是接触vintage之后,发现国内体系还不是很成熟,水挺深的,很多初入的小白容易被包装的概念和情怀洗脑并花大价钱为此买单。
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后,我现在出门更自信了,相比在意他人眼光,更懂得取悦自己。当然,找到一帮同好是收获最大的,哪怕你的品味再小众,在网上都能找到趣味相投的人。
02
晓莺酱
职业身份:前《昕薇》杂志服装总监。
身材条件:梨形身材。身材没有突出的优点,但有突出的缺点,那就是胖。身高166cm,体重144斤。
对自己的身材特征,扬长或避短更看中哪个:扬长更重要。我最大缺点是胖,避短的话,就要穿衣显瘦。但怎么可能每件单品都显瘦,每套搭配都能立减10斤…把自己的优势放大,如果能同时显瘦那是最完美的。
我认为身材条件对穿衣影响很大。变胖后,脸变大,脖子变短,锁骨也没有了,我就收起了高领、V领和大圆领。又因为腰粗了,臀宽了,开始喜欢穿有垂感的长裙。腿粗了,我跟短裙、短裤也say goodbye了…
绿色单品在衣柜里占有一席之地。
对自己风格的定义:休闲混搭。我喜欢不同风格的单品在一起的那种冲撞感,好玩又时髦。除此之外,时下流行的athflow风、日系风格我也都喜欢。
如何打造这种风格:款式最重要,选择自己满意的面料,颜色以黑白灰驼色为主。元素就是oversize,我现在买衣服都买oversize的。除此之外,买长款大衣和连衣裙的话,要够长,连衣裙最好大于125cm。
要说有什么绝对不会买的,那种很女神的裙装我不会买,我驾驭不了那种风格。
爱混搭,以低饱和度为主。右划查看更多图。
常用的搭配套路:我一直觉得搭配思路很难用一个公式概括,百分之几的经典单品+百分之几的流行单品……太教条了。搭配除了是个人风格的体现,还是与时俱进的审美水平的体现。
比如风衣+白色衬衫+牛仔裤这个组合,十年前你穿这个组合是正确的,十年后你穿这个组合也是正确的。关键在于这三件单品的选择。几年前市面上的风衣大多是合体的,长度在膝盖上的款式;现在市面上的风格基本以oversized为主,长度也在膝盖下居多。白色T恤也如是,几年前的纯色T恤,基本以V领、较大的圆领,收腰设计为主,现在的纯色T恤以小圆领+H版型为主。
以前流行的vs现在流行的。
形成自己风格的衣橱必备单品:其实不管是休闲混搭、athflow、日系风格,都有一些通用的单品。这个季节,宽松的长款大衣、MA-1、粗花呢夹克、卫衣卫裤set、西服都是通用的单品,也是必买的单品。
一件西装外套可以搭出n个look。
我购买这些单品首选黑白灰和驼色,很好搭配的颜色,也适合我这个年纪。除此之外,假领、腋下包、渔夫帽…也是我最近重点关注的配饰,用它们可以搭配出不同风格。
利用率超高的Loewe渔夫帽。
比常人幸运的一点是,我一直都从事服装行业,对于自身的喜好和适合的风格也比较了解,所以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寻找风格,也没踩过什么坑。
大学毕业后去《昕薇》工作时基本就定下了穿衣风格。那会杂志中有几位模特,分别代表着不同风格,莉娜是甜美可爱,润是知性成熟,知夏子就是酷感简约的…我最喜欢知夏子的风格,自己的穿衣风格也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周围环境对穿衣有一定影响。在杂志社上班时,大家每天都很精致,也会要求自己穿的时髦再去上班。离开杂志社后,周围人不那么时髦精致,自己也开始懒得打扮。加上在杂志社上班,从不会担心这么搭配太over了吧…也许也因为那会年轻。现在年纪大了,顾虑多了,胆子就小了。
对想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花时间去关注时尚,多看看。我有个习惯,我手机里有一个叫style的相册,我把网上看到的好看的穿搭图全部存进来。有秀场图、街拍图、杂志图…没事的时候就翻翻,像背单词一样,好看的搭配自然就印在脑子里。
如果你觉得看秀场图难消化,可以找一些身材跟自身条件相似的博主,模仿着慢慢来。
对我来说,穿对衣服一定是一个加分项。找到适合的穿衣风格后,人也会变得自信。
03
方苒生
职业身份:全职博主、“方野Last Wilderness”品牌主理人
身材条件:苹果型身材,身高160cm,体重57kg。肉肉都集中在腰腹,手脚纤细。通常穿衣,我会尽量避开露腰的款式。
对自己的身材特征,扬长或避短更看中哪个:还是更看重“扬长”,多发现并肯定自己的长处,在穿衣心理上来说也会比“避短”更自信。例如这款风格很适合我但会显肚腩的连体裤,我会直接忽略“显肚腩”这个小缺点,更在意穿起它时的个人气质。如果穿衣只为了“避短”,为了显瘦显高,那就太无聊了。
对自己风格的定义:复古色彩控。色彩偏爱高饱和度。
如何打造这种风格:会注意避开“等我再瘦一点就能穿上”的紧身款,还有一些过分宽大拖沓的单品,尽量买符合气质与身材的款式。绝对不买当下的流行爆款,因为太容易过时和审美疲劳。
整体比较文艺,用色大胆丰富。右划查看更多图。
常用的搭配套路:保持整体风格平衡。例如穿一件偏甜美的上衣,会选择搭配简洁的下装去中和,让整体不会显得过分甜腻。又或者穿一身硬朗的中性西装,反而需要点缀一条柔美的丝巾,去打破全身的呆板。
形成自己风格的衣橱必备单品:最爱衬衫,也是衣橱里最多的单品。在我看来,衬衫是非常万能百搭的一件单品。像很多人穿T恤容易显得太随意不精神,衬衫反而能很好地掌握休闲与庄重之间的平衡,可甜可盐,既可以很法式随意,也可以加上配饰出席重要场合。
如果穿衣这件事整体是十分,外在条件对它的影响大概只有三分。外在条件最多是影响你穿衣的款式或元素,但绝不是影响你穿衣风格的重点。
说到穿衣风格,我觉得自己到现在都还在找。可能我是双子座的原因,每个阶段不同的自己总会有些风格的变化。
像我最近推出了自己的新中式风格首饰品牌“方野”,跟我日常风格就挺不一样,但却是我骨子里非常欣赏也希望去尝试的风格。不断尝试不断突破,大概扮靓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吧。
这一路,我模仿过喜欢的风格,也尝试过很多不同风格的单品。但最有用的方法,还是充分地去了解自己,包括肤色、脸型、身型、性格,自己的优点缺点。当你认真了解并接纳自己,你就能轻易一眼挑出那件写着你名字的单品,并把它穿出你的风格。
喜欢各个阶段的我,有了她们,才有今天的我。
而我在当妈后,虽然整体风格不算有太大影响,但在选单品时会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例如有没口袋,或出门穿方不方便之类的,毕竟带娃是个体力活。像以前我冬天的外套几乎都是长风衣长款大衣,当妈后就少穿了。
和小朋友一起穿衣,也是我的快乐源泉。
估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穿衣路上踩过最大的坑是:以为要不断买新衣服,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
其实,探索穿衣风格,更像是一件往内里走的事情,但很多人一开始都会觉得,要用“不断消费不断买新衣服”这种往外走的方式,才能获得。你的衣橱越满,风格越多,反而容易迷失自己,错过真正属于你的风格。
会穿衣后,最大的变化当然是更自信,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深信穿衣风格是可以由内而外地影响一个人,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甚至很多时候,穿衣还是我的快乐来源之一。穿得快乐,从容做自己就很好。
04
鸭梨
职业身份:fashion stylist
身材条件:H型身材,身高171cm,体重52kg。优势是腿细长,所以视觉比例会显瘦。缺点是有拜拜肉,胳膊不细。
对自己的身材特征,扬长或避短更看中哪个:扬长是突出腿长细直。避短则是拜拜肉和厚背。外在的条件对穿衣有一定的影响,外在身材好只是会选择性更广一些,是一个buff被动技能,而不是决定因素。
对自己风格的定义:大概是时尚混搭,很难定义,因为我一直在变,喜欢什么就穿什么。
如何打造这种风格:我个人是基于工作经验,还有平时看的东西比较多。还是多看多学习吧,总有一天会发现有改变的。
整体偏时髦有质感。右划查看更多图。
常用的搭配套路:通过一些具有休闲状态的常用单品,让自己看起来更轻松更休闲,是目前最好穿也最好复制的穿搭公式。比如西装搭配运动套装、卫衣搭配长裙、小西装套装搭配运动鞋和棒球帽。
形成自己风格的衣橱必备单品:设计感T、质感衬衣、舒适质感好的打底肌底衣、真正时髦有型的西装外套、一双好靴子、真正帽型好的渔夫帽等。
对普通女孩来说,买基础单品的建议:颜色以灰度色为主,这样单品的生命力会稍微长一点。偶尔穿插一点流行色,玩玩色彩穿搭。会注重款式的实穿性,我一直不会穿很夸张的设计。我更喜欢通过搭配手法让单品重新散发生命力。不买丑的单品。
对于大家的日常生活穿搭建议也是,买一些经典隽永的好设计,通过不同单品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让经典与时俱进。比如以前old celine时期,大家会在西装里面搭配设计款衬衣,而现在更多会在西装里搭配卫衣和T甚至是polo衫。都是时髦的穿搭方式,但不同时期总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也正是穿搭的魅力所在。
我大概花了1年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路线。但是也会实时更新,随着心情改变。其实,不必过于较劲找准风格,随心而动,多几个风格没什么不好,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吧。
在我看来,首先穿衣必须是自己穿着舒适的风格。舒适感很重要,这代表你的内心对于这类风格的极度认可。然后在这几个风格里不断尝试,从日常生活、职场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情况、性格等多个维度找准自己的穿衣风格。
平时我会看很多品牌的秀场图、lookbook、国内外穿搭博主的穿衣搭配等各种时尚信息。都说量变引起质变,当还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也不要灰心,只是还是看太少罢了。
摸索穿衣风格的路上,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正流行的风格,我要不要去尝试呢?有些风格的确是很红,尝鲜买了几件后,你会发现实际上穿不了几次。
随着年龄增长我认为穿着高级比穿着时髦更加重要。比如当红的辣妹风、甜酷风,我也会买几件单品尝尝鲜,但他们的归宿还是在衣柜里蒙尘。
而在成为stylist后,穿衣就越来越收敛了。习惯作减法,更喜欢轻松不刻意的时髦。
会穿衣后,你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从容。有句老话很土但非常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我看来,穿衣风格是心灵的另一扇窗户。因为衣服每天至少12个小时和你在一起,穿衣风格找准,你的内心才会安宁,生活才会从容。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她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的小tips:
- 了解自己的身材,知道自己身材的优缺点是什么,但也无需过度放大缺点。
- 多看时尚有关的美图,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到好看的图及时保存下来,空闲的时候可以多翻翻。
- 实在是无从下手的时候,可以找个和自己身材条件类似的博主,慢慢开始模仿学习。
- 买衣服更看重款式和质感,找到符合自己身材和气质的单品很重要。
而她们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前后,心态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不约而同给出的答案都是变自信了。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穿的好看,人生会更精彩么?我不敢打包票,只能说,花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身上,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你答案。
而一旦有了风格后,穿衣会更好看,买衣服时会更有目标性,衣橱的使用率也会好,明天穿什么的困扰会变少。
最近Airbnb和SJP合作,复刻了时髦女人Carrie的公寓。
话又说回来,风格是一定的吗?未必,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风格里,也是不安于呆在舒适圈的表现。就像鸭梨说的,不必过于较劲找准风格。多尝试,哪天说不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风格。
不形成自己的风格或尝试了还是找不准,也不是不ok的事情。不是一定要找到风格,才算是在穿搭上获得了成功。只能说风格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一定的。还是希望我们在穿衣这条路上找到更多的是乐趣,而不是压力。
编辑:nanako
今天就先到这里啦~
注: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私自转载一律走法律途径决绝,欢迎姑娘们帮助大饼监督并检举告诉大饼,原创不易,感谢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