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凌晨2时,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全副武装”,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核酸样本检验。
随着疫情形势需要,兰州市进一步加快核酸检测速度,为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高效进行,核酸检测实验室争分夺秒,昼夜不停,检测人员全天候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迅速准确的核酸数据。
从样本的签收、录入、试剂配制、摆管、样本震荡、样本静置、加样本至提取板、核酸提取、加扩增模板、扩增检测、结果判读、报告审核、数据上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检测人员严谨细致,全神贯注。
为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实验室检测人员7个人分为两组,大批量筛查时全员在岗,24小时不间断检测,等待结果时检测人员抽空轮换休息。每天在严格封闭的白色隔离服里连续工作,是对检测人员体力和耐力的巨大挑战。
“检测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精细活,比如开盖动作,力度就很有讲究。如果动作幅度太大,很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对实验环境造成污染。”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小组负责人章国平说,在实验室里,每位检测人员都上紧了发条,一心想着操作是否准确、符合规范,经常是脱下防护服时,才发觉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满是红红的、深深的压痕。
在核酸实验室里,风险无处不在。实验室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根据区域功能开展流水作业。检测人员要近距离地接触核酸样本,对疑似感染者的样本进行分析,还要对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高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相当于抱着“炸弹”在工作。
为了控制污染,实验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要求开展,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检测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按照文件规范要求执行并做详细的记录,确保检测不出纰漏,万无一失。
自疫情防控以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单日完成的最大检测量达24000余人次,7名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人员参与核酸工作,做到了人歇机不歇,全力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