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发表意见?她不是对王夫人说:“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些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得,谁知变了。”
高手过招,不必招招见肉。贾母这话,就是在批评王夫人了。所以王夫人也赶快承认错误,再不敢提“分外淘气,也懒”,而是转而托词“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是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谁能不得病呢?况且是“女儿痨”。
如果贾母不信,可以派人去追查。但是这一来,大张旗鼓,王夫人的面子往哪里搁?这是几十年的老媳妇,荣国府的实际当权人,相当于企业里的总经理。你这荣誉董事长,公开跟总经理反目,赢了也是输了。像抄检大观园那样不分敌我普遍打击的昏招,只有王夫人会做,贾母可是以团结稳定为大方向的。
况且,查能查出什么来?我们知道,王夫人向贾母汇报,前一天晚上晴雯已经死了。就算贾母还不知道晴雯的死讯,被撵下去的丫鬟,再接回来,更是公开与王夫人决裂,而且也不适合再做贵公子的屋里人。
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贾母留探春、尤氏吃饭,又派人送菜给宝、黛、贾兰、凤姐,并且公开宣称:“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就是在暗暗对抄检行动中受打击的无辜者们表示安慰。
但是,尽管这样大张旗鼓地安慰受伤众人,贾母可没对王夫人说过一个“不”字。她还说了这样一句话:“等你们离了我,再立规矩去”,就是自划界限:是别人权限范围里的,我不会干涉,哪怕明知道是错的。
晴雯再好,毕竟是个丫头。虽然说贾母有一定的平等意识,但再好的丫头,也比不上儿媳妇重要,更不能与荣国府的安定团结相比。晴雯已去,再批评王夫人也与事无补,反而破坏团结。
贾母老于世故,人情练达,知道世上虽然有对错,但判断对错的标准,却不得不屈服于局势与利益。而现在的局势,是王夫人当权,打击王夫人就是破坏荣国府的利益。
于是,贾母只好委屈晴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