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臣子最大的使命就是服从上级对你的安排,对你的上级足够衷心,能够兢兢业业的做事是每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臣子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够被认可,在古代每一次朝代的更迭对于臣子来说都是一次命运的转变。或许在上一个君王的眼里你是一个好臣子很信任你,但是到了下一代君王那里或许对你就会有很大的意见。总之在历史上每一个臣子的命运都是牢牢地掌握在君王手里的。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任职的一位大臣,他在雍正时期很受重视,但是却被乾隆所冷落。
雍正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鼓励农桑让老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短短的十一年时间内创造了一个繁荣盛世,因此历史上对于这位皇帝的好评很多,最关键的是他懂得运用人才,在位期间提拔了不少寒门子弟,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获得官职,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他对于李卫的任用,李卫在康熙年间就靠着家里面给他捐了一个官做,但是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雍正继位以后才被真正的看到,在职期间连升几级成为皇帝身边的宠臣。
但所有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李卫来说也是一样,当时雍正突然驾崩,乾隆继位,乾隆同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我们通常都说康乾盛世就是指在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的实力达到最强,但是乾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晚年的时候出现了失误,沉迷享乐无心国事,生活骄奢淫逸,导致很多奸臣得势。在这期间李卫也收到了牵连,一开始的时候乾隆还是很重视他的,毕竟是雍正身边的重臣,能力肯定还是有的,用他来做事也比较放心。
但是到了后来乾隆却开始对雍正时期被重用的大臣一一的惩治,这其中就有李卫,当时的李卫在民间很受爱戴,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官,因此民间有很多人专门给他见了宗祠来表达他们对李卫的尊重,但是乾隆皇帝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却非常愤怒,因为他觉得李卫这是在收买人心,他不相信这些人没有受过李卫的好处,所以命人把民间的这些宗祠全部拆掉,自从这件事情之后李卫就慢慢受到了冷落,直到最后逐渐被架空。
自古就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做事真的要小心再小心,否则很有可能因为一个你没有注意到的小问题就会断送你的仕途,当然这些是自身能够注意到的,还有一些事情就不受自己的控制了,比如说李卫这件事情,他本身没有错,就是因为乾隆的多疑和不信任才会导致他这样的结局,因此我们能够看出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尤其是在古代那样皇权专制的年代里面,皇帝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一旦被皇帝针对上就很难有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