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辈人去世家属可不可以串门的问题,地方不同,习俗不同,家庭不同,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过去有亲人去世,家属不能去串门风俗分别是:有的地方是三朝(即三天)之内不允许串门,有的地方则是三七(即二十一天)之内不允许串门,有的地方是五七(即三十五天)之内,有的则是要满了七七(即四十九天)才可以串门,还有的地方有百日之说,一百天后才可以串门。中国大部分地方有亲人去世只讲三朝之内不准串门。
所谓“三朝”,七七、百日之说,有的从出殡后的次日开始计算,有的从办丧事开始计算,此段时期民间都称为“热孝”。民间有“热孝不登门”的禁忌风俗。
如此,不同地方,在说法上也就不一样了。在农村,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串门禁忌以“热孝”为标准
“热孝不登门”中的“孝”,人们认为,通常指孝子(有的地方连外嫁的女儿都不能算“热孝”),即亲儿子。侄子虽然在丧事期间也戴孝,但通常来说,丧事办完后,侄子可以除孝,一般不会守孝,因此,不能算“热孝”。还有一些平辈的人,按照传统规矩,比亡者年纪小的同胞弟弟和妹妹也要戴孝,但是,丧事办完后,也就除孝了,自然也不要守孝,也不能算是热孝。
因此,没有“热孝”在身的人,是可以到邻居家或亲戚家串门。
二是串门禁忌以家庭为标准
通常来说,在农村,这种串门禁忌,按照家庭来说,即在一个锅子吃饭,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家庭成员去世,不管是长辈还是平辈去世,从埋葬去世人后的次日算起,按本地习俗中规定的时间内,到别人家里去串门,人家是不让进的,即是闯进去了,人家也会老大不高兴。但如果是已分了家兄弟姐妹等平辈去世,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这方面的讲究了,分了家的家属不在此忌讳之列。
不过,如果是父母去世,虽然儿子已经分家,但仍旧算是一家人,在当地风俗规定的时间内,也不允许到别人家串门。当然,这已不是平辈,而是父母,是另一回事了。
这里顺便讲一讲民间孝家也有两大忌讳。
第一大忌讳是三朝内不能退还东西。在农村,白喜事一般都是村里人帮忙,包括一些用具,如桌子、凳子、餐具等,都可以相互借用,这里面是没有忌讳的。只是在借了后退还时就有讲究了。把去世人送葬后,孝家要将所借的东西必须在送葬那天退还清楚,否则要到三朝之后才能退还。既不能让别人到家里来拿,当然也不能自己家里人去送。
第二大忌讳是孝家三年春节不写红对联。在农村,如果是孝家守孝期是三年,因此,在春节期间,不允许家都燃放鞭炮,也不接受拜年。去世的人如是七十岁以下的,春节可不贴任何对联,如贴对联也只能贴白色的;如果是七十岁以上,称古来稀,可以不贴对联,也可贴对联,如要贴对联,绝对不能贴红对联,只能贴白对联,表示家庭有孝在身。
在农村,关于孝家守孝期贴对联,有一种传统的说法是:“一白,二黄,三绿,四红”,也就是第一年贴白纸对联,第二年贴黄纸对联,第三年贴绿纸对联,三年后守孝期满,第四年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贴红纸对联了。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只有一年的禁忌,第二年就可贴红纸对联了。这就是一乡一俗吧。
总之,平辈人去世家属可不可以串门的问题也好,各种忌讳也好,主要是看地方上所形成的传统习俗,地方不同,讲法也就不一样。现在,除了一些农村地区还存这种忌讳外,中国大部分地方已不再讲究了,或者说是越来越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