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是否正常开学?上课用不用戴口罩?家长接种疫苗孩子才能返校?……秋季新学期开学在即,昨天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新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提出明确要求。
01
秋季学期是否正常开学?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教育部立足在秋季学期实现安全、正常开学。但是,要求逐校评估开学返校条件,凡是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要求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学校不能开学。
教育部要求,各地和学校要切实加强返校前人员健康检测,精确掌握师生返校前连续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暂缓返校,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要求高校师生员工严格开展核酸检测,开学入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02
家长接种疫苗孩子才能返校?
近日有媒体爆出,个别地方学校提出,中小学生须提供同居住人疫苗接种证明方可返校。对此,在今天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 王登峰明确回应:坚决叫停!
王登峰强调,校园由于其特殊性,在疫情防控方面需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于学生或家长、同居住人等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才能返校的规定,是不合法的。我国疫苗的保护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疫苗的安全性是值得信赖的。但我国接种疫苗的法律依据是,无论是12至17岁的未成年人,或是成年人都遵守知情、自愿的原则。因此, 不能把是否接种疫苗作为开学返校的标准。“校园疫情防控要从严也要依法执行。”王登峰说。
03
开学后,上课时用不用戴口罩?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也正式发布。《方案》从把好“三个门”分别介绍了学生在家、外出、在校期间的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其中特别明确, 如果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中小学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
《方案》提出,防控疫情要守好三道门。第一道门是守好“家门”。《方案》强调,开学前连续14天每日监测体温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将健康码、行程卡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入校健康检查。一旦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上报,并按照当地相关规定就诊。同时,面向教职员工和12岁以上的中学生、高等学校学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做到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要应接尽接。托幼机构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逐一查验幼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如发现漏种,及时督促家长补种。此外,在开学入校时要做好健康检查。高校师生员工返校前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按照当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师生员工,暑期有出境、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返校前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第二道门是安全“出门”。其中介绍了,学生在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
第三道门是管好“校门”。在入校时,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外来人员还需查看健康码、行程卡。 在校期间,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园内要佩戴口罩;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学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校内活动方面,《方案》明确, 高等学校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开学典礼等重大活动原则上应安排在室外举办。托幼机构要从严控制开展儿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
中国网 | 来源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News
往期 推荐
@所有老师:开学前做好这10件事,新学期更省心!| 支招
“秋老虎”来袭,孩子饮食起居注意啥?这个提醒很及时!
中国故事 | 东营市春晖小学:“共生课程”创生学校育人新生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86196429_62319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