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的城府非常深,看似个“被锯了嘴的葫芦”,实则“大智若愚”暗藏心机。而且,袭人应对情敌和恋人的办法都是有套路的,而且是环环相扣、无处可逃。
就比如,她逼迫宝玉对她许下承诺,就用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方法。明知道宝玉与她有了云雨之事后,宝玉离不开她了,却偏说要回家去。还说“明年春天哥哥就来赎人”。宝玉自然感到难舍,并且心痛到绝望流泪。
袭人见火候已到,便趁机开出条件:“只要你答应我这三件事,任凭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走了。”这三个条件无论是什么,对于宝玉来说都是“救命的稻草”,岂有不应的?
还有,宝玉去黛玉屋里洗脸那一回,袭人吃醋生气了,就跟宝玉冷战,并且一连好几天。也不说明原因,只是冷战。最后把宝玉急得快要崩溃了,她才道出原因。宝玉当即折断簪子发誓:“以后我要不听你说的话,就如这簪子一样!”
宝玉生日那天,大观园里开斋。此时的芳官正得宠,是宝玉“看重”的人。一时不见了芳官,宝玉就要询问。后来,宝玉与芳官单独吃了一顿饭。当袭人和晴雯来寻宝玉吃饭的时候,宝玉却说已经和芳官吃过了。
晴雯当时就醋意盎然起来,并毫无遮拦的表达醋意,说芳官:“以后只留下你伺候二爷就够使了,我们都去罢。你们是什么时候约下的饭局,也不告诉我们一声?”
袭人一语双关地说:“我说你是猫儿食,闻见了香就好。隔锅饭香”。这话显然是在敲打宝玉:“得陇望蜀、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而且还把宝玉比喻成“偷腥的猫儿,没得到的就是好的。”宝玉情商这么高,怎会听不出?
袭人虽然这么敲打宝玉,但却又在晴雯面前为芳官和宝玉辩解道:“不过是误打误撞遇见了,说约下可是没有的事。”这像不像一位妻子在外人面前维护丈夫的颜面?还替丈夫辩解并表明立场:“我相信他的人品。”
这在宝玉听来,既感到歉疚又十分感动,心里自然会对袭人更信任、亲近几分。但接下来,袭人可就没那么心慈面软了。她暗地里把芳官当作劲敌举报给了王夫人,借王夫人之手剪除了情敌;最终如愿把芳官撵出大观园。
不得不说,袭人的情商和智商实在是太高了,而且有城府,有心机,能沉得住气,操作起来非常的稳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在整个剪除异己的过程中不漏痕迹、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