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青春》,谁的青春不是一场大型“社死”|编辑部特评

2021-07-31     娱乐产业

原标题:《念念青春》,谁的青春不是一场大型“社死”|编辑部特评

作者 / 叶春池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她永远不会改变”,无论是正在经历的,还是已经逝去的,“青春”二字总能勾起大家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当有人问你“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7月28日,由优酷和视纳华仁(CNEX)联合出品制作的青春文化纪实综艺节目《念念青春》在优酷独家上线播出。节目中,张艾嘉作为“青春聆听者”,邀请不同世代的嘉宾一起分享青春的故事,挖掘出青春的多面解读。

周华健、刘若英、周深、五条人、李雪琴、黄永玉、丁真等老友新朋,一同分享他们个人青年时期的私密文字、涂鸦、摘抄、创作等各类可视化记录,并在一场场有仪式感的线下青春念诵会上进行念诵和演绎。

节目中不仅有风格各异的明星嘉宾,还有很多素人分享自己年少时的幼稚、理想和感悟,大家一起聊着没成功的恋情、没完成的梦想、没结果的叛逆,不少网友看完一边直呼“脚趾抓地”,一边又觉得太过真实,毕竟谁还没个非主流、杀马特的时期呢。

作为优酷在文化综艺品类上的一次全新尝试,《念念青春》有其独特性,借助个人叙事文本,进行集体式青春记忆,而视纳华仁(CNEX)一直在纪录片领域成绩斐然,以纪录片的拍摄方法拍摄综艺,既可以满足观众们的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又可以为传统的纪录片增添趣味。作为新的综艺品类,《念念青春》或许会给暑期档综艺带来新的活力。

青春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作为第一期嘉宾,周深拿着花在等待张姐(张艾嘉)的时候,屏幕前前无数社恐表示感同身受,两人初次见面,尴尬的氛围让周深变成了一个小话痨,彻底消除尴尬应该是两人聊到都喜欢“各种声音和声音变化”的时候。

周深施展了他的“杀猪音”,张艾嘉跟着学了一声,把周深震惊得半天才说出话:“你可是一代人的女神啊”,没想到女神上来没有问:请问你认为自己的工作意义是什么?这类问题,反倒跟周深来了一个“杀猪音”对决。

聊到童年的时候,周深因为特殊的声线一直被嘲笑、被讨论,他曾经试图改变这种声音,但没想到长大后,那些曾经让他尴尬的事情,反而成了如今他成功的因素,其实大多数人也一样:小时候害怕成为异类,长大后又害怕和别人太一样。

在念诵会上周深找来了刘同、金浩森两位好朋友,与其他素人嘉宾一起念着伤痛文学,经历着大型“社死”现场。

周深写了对这个节目的感悟,他觉得成长就是要接纳不一样的自己:“希望你们不要害怕自己的不一样,也许它给你们带来过伤害,但是也因为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光才更加闪耀,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有光,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有梦。”

金浩森作为“老实人”,认认真真准备了“伤痛文学”,结果被周深、刘同两个人夸张地诵读造成了爆笑的效果,那一人一句的“我喝曼特宁““我哭了,甩了自已一个耳光”“又甩了自已一个耳光”“我笑了”,简直成了金浩森的大型社死现场。

除此之外,刘同分享了自己的“矫情”文学,素人小伙伴们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叛逆文学”、“折腾文学”、“励志文学”,都在社死的边缘反复横跳。

除了大家聚在一起畅读青春之外,纪实的拍摄手法也让周深和他的生活更有烟火气,张艾嘉带周深前往重庆大学,去寻找“世界上另一个自己”,如果当年顺利考进重庆大学,他的青春或许像奔跑在重庆大学操场上的诸多学生一样,足球踢得很棒、打篮球、骑单车也都很历害。

在经历了尴尬、社死、公开处刑之后,观众好像陪着周深重新走了一遍青春,而作为看客的大家可能也在某一个瞬间回忆起自己的青春。

年轻人需要“正能量”

跟“主旋律”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正能量”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一旦作品跟这两个词接近,好像就会失去一部分年轻观众,但从这两年主旋律作品的崛起,《山海情》《觉醒年代》如此受年轻人的欢迎,从业者也渐渐发现,年轻观众从来都不是排斥主旋律和正能量,他们不接受的只是过于悬浮的内容。

看过《念念青春》第一期节目的大部分的观众都没有被说教的感觉,反而不少观众觉得节目非常治愈。

张艾嘉作为“青春召集人”,更像一个聆听者,她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更多的时间是听其他人在表达,不会教你去怎么做,只是跟你分享自己曾经的经历。

另一方面,青春是没有定义的,也是没有道理可言的。节目中一位素人女嘉宾讨论小时候觉得老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故意对抗老师的想法,刘同其实不太能理解她的做法,而后来现场的一位观众也作为老师的身份分享了她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来,其实到最后,这三个人谁也没有说服谁,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给这个问题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其实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但作为一档创新品类的节目,《念念青春》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市场的检验,比如节目尝试了非线性剪辑的方法。为了突出思想的真实,节目在访谈中加入了很多纪实部分,这种剪辑的模式对于一直习惯于顺序剪辑的观众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接受时间。

除了周深之外,周华健、丁真、黄永玉、李雪琴等不同领域的嘉宾都让青春本身这个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此前发布的定档海报中,嘉宾们各自手写青春物语。周深写下“永远别忘记自己有光,永远别忘记自己有梦”,丁真用藏语写下“年轻时多做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事”,刘若英则写道“青春你好,我想重新认识你”,周华健写道“青春,感谢你一直都没离开”。

每个人青春的底色都大不相同,“如果青春是一道选择题,我们到底要和别人一样,还是不一样?”《念念青春》给你抛出了问题,而答案也只能靠你自己去寻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80620657_1001566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