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提示】今日话题丨电动自行车频频“发火” ,该如何应对?

2024-10-22     大东北生活资讯

蓝蓝提示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电动自行车极大地改善了人们交通出行的情况,成为了短途通勤的首选交通工具,但电动自行车在违规停放、充电或改装、更换锂电池等不当使用情况下,极易发生起火和爆炸。 “蓝蓝”温馨提示:预防电动车火灾,要从日常入手,从你我做起!

Warning

警示案例

电动自行车为什么频频“发火”?

电器故障

火灾起火原因主要为 电气故障。由于电动自行车车体大部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车主的安全意识淡薄,老是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在充电桩充电,认为充电桩充电比家里充电贵,且存放在室外容易被偷盗。

充电无人管理

很多电动自行车充电都在夜晚,且部分车未在规定地方停放充电,导致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无人知晓,延误救火的最佳时机。

飞线充电

部分车主为了充电方便私拉乱接电源线,极易引发线路故障,从而引发火灾。

充电时间过长

不少人一般下班充上电,到第二日早上上班才拔下电源,电动自行车连续充电超过12个小时,极易造成电池损坏,引发电池起火或爆炸。

违规室内充电

部分车主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一旦出现意外,就会直接阻断逃生通道,极易出现人员伤亡。

警示!警示!

电瓶即使不在 充电的状态

也有发生爆燃的情况

一旦起火, 火势迅猛,瞬间蔓延

着火的电瓶会释放大量 有毒气体

一旦吸入高温有害气体

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 中毒、缺氧、窒息

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Warning

电动自行车安全提示

1

电池爆炸的5个预兆

日常多留心!请对照自查!

电池发热:电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65°C并持续上升,这是电池爆炸的重要前兆。电池发热可能由外部短路、过充电或物理损伤导致,需及时处理。

电池变形:电池外壳或单体电芯出现明显的鼓胀变形,这显示电池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有较高概率转化为热失控和燃烧。

电解液泄漏:电池电解液通过密封垫或接头泄漏至外部,这表示电池防护结构已经受损,内部短路的可能性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刺激性气味:电池散发出刺激性气味,这可能是电解液分解产生的气体,显示电池反应已经失去控制,发生过度发热和燃烧。

电流和电压异常:电池监控系统检测到电流、电压或内阻出现异常波动,超过正常工作范围,这显示电池内部已发生一定故障,安全性下降。

2

电动自行车安全提示

不进楼、不入户。 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不进楼、不入户,违反规定入户充电引发火灾将追究法律责任。

强源头、正渠道。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买“三无”产品。

室外充不“飞线”。电动自行车充电应在室外充电场所,不私拉电线“飞线“充电,充电时务必使用原装充电器。

不改装、不混用。严禁非法改装车辆及蓄电池,如发现续航里程显著下降,应及时前往正规渠道更换原装电池,杜绝电池“超龄服役”与“带故障”运行。

3

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选购合格产品:

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应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知名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确保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的质量合格。

注意查看电动自行车是否具备欠压、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火灾的发生。

规范充电行为:

避免长时间过度充电,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充8小时左右的电就能满足需求。电池充好电应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电池过热引发火灾。

充电时应使用原装充电器,避免混用不同品牌的充电器,以免给电池带来损伤。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或飞线充电,这些行为极易引发电路故障和火灾。

注意停放位置:

严禁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这些区域易燃物品较多,一旦起火,会迅速蔓延并造成人员伤亡。

应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并确保停车区域与易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

禁止擅自改装:

擅自改装电动自行车,如增加电池容量、加装音响照明等,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定期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气线路和电池处于良好状态。

增强防火意识:

电动自行车充电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防起火后造成更大的事故。

电动自行车内部一旦进水,就有可能引起短路,从而导致车辆自燃等事故,因此应避免电动自行车进水。

自觉把电动车停在建有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库的地方充电,确保充电设施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提高应急能力:

了解火灾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逃生路线,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并安全撤离。

家中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并熟练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7419b5e56e6f741adce11ac461c88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