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超:当演员是我一直要做的事

2022-03-20   南都娱乐周刊

原标题:牛超:当演员是我一直要做的事

牛超在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中饰演赵青木,看似倔强冷漠实则痛苦脆弱的中日混血儿,他不但需要攻克语言关,流利地在普通话、日语和重庆话间转换,更是为了将自己浸泡在人物之中,曾在酒店里独自生活了近两周的时间,感受着局促孤独的气氛。谈及这部三年前拍摄的作品,他表示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三年来,他自认“更习惯在镜头前表演了”,而成为演员的方向也逐渐明确。

采写_本刊记者 陆茜

录音整理_实习生 商立辉

牛超买了泡面和饮料,将自己关在狭窄的酒店房间里,吃泡面、看电视、听相声……窗外有一层铁丝编织成的安全网,他说,这很像监狱。

酒店在渊野边,东京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不算繁华。牛超本身不爱热闹,他的日语水平也仅限于把台词说到位,无法流畅地日常交流,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自己与这座城市的距离、与当地人的边界,人在异乡的漂泊感油然而生。而将近两周的独处时光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僻。

青木的最后两场戏就是在这之后拍摄的。在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中,牛超饰演的青木因为偷父亲的钱被警察审讯。灯光照向他,特写镜头对准他,青木看似倔强漠然,自述被酒鬼父亲家暴的惨痛经历,说着说着却也湿了眼眶,彻底放下伪装,他的脆弱在这一刻展露。故事的结尾,青木将被遣送回国,在狱中和李小李做最后的告别。

牛超始终将自己沉浸在孤独的状态之中,活在青木的世界里。在南国亭料理店的店员中,青木有些惹眼,顶着一头黄发,干活老练,对“情敌”不甚友善。不好惹的外壳下也有柔软一面,默默守护喜欢的女孩、为同事介绍兼职、赠送拮据的老人杏仁豆腐……

牛超不信星座,但他莫名觉得青木可能和自己一样是巨蟹座,“外表坚硬,内心柔软。”他非常能够共情,“我原来很瘦很小,为了不让别人欺负我,我表面上会装得很强势,让人不敢靠近我,但内心还是有点怕。青木也是这样,不管他心里有多难受,多想找人帮他,他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青木是中日混血儿,片中他常常会在普通话、日语、重庆话间无缝转换,三门语言都是母语,这就需要牛超更熟练地掌握所有台词。攻克语言关也是李亘导演对他提出的首要任务。牛超提前两个多月开始学习日语,从五十音图学起,也用了一些“笨办法”——用中文标注读音,先读通顺,再一遍遍练。到了日本后,没戏的时候,他就和老师找一家咖啡店对一整天词。找重庆话的语感则相对容易一些,牛超高中学习美术时曾在成都集训过几个月,周围有不少老师和同学说方言,他偶尔也会模仿,再来他爱听四川方言说唱,对他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一部关于离别的故事,那么对青木而言,离别意味着什么呢?窗户,是牛超对电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意象,除了酒店带有铁丝网的窗,影片中青木似乎总是被四四方方的窗户框柱了。在KTV打工时他边吃过期的饭团边擦窗户,餐厅大堂与后厨中间隔着一面透明玻璃,他在窗户里面端菜倒酒,而被警察逮捕时的画面是透过窗户拍摄的,最后一幕也是走向监狱封闭的门窗。而在牛超看来,青木是“破窗而出”了,他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对于自己的大银幕首秀,牛超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自己,“我只能说那会儿我真的尽力了。”

表演和游戏

牛超从小学美术和街舞,表演算是半路出家,但对此的兴趣倒是由来已久。他小时候就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喜欢看镜头里的人做各种各样的事,我也想体验不同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

“世界变成了一场游戏,你是不同的角色,在完成不同的任务。”牛超将演戏比作打游戏,表演带给他最大的爽感就是可以在不同平行时空里体验不同的人生。而他投入表演和游戏时的状态也一致,“乐观的、好玩的、有趣的”,他认为这是做一件事的前提,“带着兴趣才能去探索,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那演起来肯定很难受很痛苦。”

牛超作为演员的履历并不长,初见是在《沉默的真相》中的警官小马,回忆起人生中的第一场戏,他仍记忆犹新。那是一场小马跟着严良在面摊吃饭的戏,“只有我和凡哥(廖凡)两个人,那天我太紧张了,话都不敢说。”当时的牛超连何时才需要真正开始还搞不明白,“rolling”“321开机”“人走”……片场有各种“黑话”,刚听到一个指令他往往就开始演了,实际上“人走”是让群演先走的意思,后面那句“开始”才是给他的命令。

起初牛超还是手足无措的,会道歉说“对不起”,后来就在大家的鼓励中渐入佳境了,“前辈老师没有给那么大压力,会让我放松,不用紧张。”从合作的前辈中,他也学习了很多“每位老师都对我很好,他们都会和我说表演的问题,好的不好的都会跟我说。”除此之外,谈及学习表演的方法,牛超直言自己“没什么演技”,更多的是认真对待每个角色,好好琢磨剧本,和导演多沟通、多提问,平时也要多看戏,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经验。

今年,牛超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除了电影,还有收官不久的《你好,神枪手》和《我要和你做兄弟》两部电视剧。从他的演员路径来看,是相对稳当的,一步步从配角演起,我们向他抛出了一个稍显犀利的问题,是否想过走捷径,接男一号或是更受市场追捧的也更容易成名的角色?牛超坦诚作答,演的角色首先要喜欢,不喜欢的角色自己也演不好,“还是从自己能力所及,比如说现在真要给我一部投资很大的男一号,我能演好吗?我觉得我现在没有那个能力,有什么样的能力就干什么样能力的活,对吧?”如果有选择权,牛超希望能演反派,因为离生活最远。但当下他想一点一点来,脚踏实地先把最基本的做好,再谈别的。

可以肯定的是,牛超正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坚定前行,目标清晰——成为演员,“是我一定要做的事”。

南都娱乐×牛超

“我的目标是拿影帝。反正是想嘛”

“不敢看自己的戏”

南都娱乐:读完剧本之后对青木这个角色的第一印象,或者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牛超:第一印象,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而且在这个剧本当中,我觉得他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他有反叛的性格存在。

南都娱乐:你在演的过程中,包括演完之后,你对他的印象有没有一个变化?

牛超:有,因为一开始可能因为初读剧本,那会儿也没什么经验,可能只是看到文字里面有的信息。演的过程当中,包括你在那儿体验生活,然后拍的过程当中,你会慢慢发现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或者为什么选择某种选择。

南都娱乐:你之前在采访里提到说你和青木一样都挺倔的,你能说说自己倔在哪儿吗?

牛超: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较执着吧。比如说我要画一个画,没画到我自己想要的,我就想一直画一直画,可能有时候能画五六个小时,不拍戏的时候就躺床上五六个小时一直画。跳舞就是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跳成什么样,把那个歌跳成什么样。演戏也是一定要首先导演能满意,我自己也能过得去。这些事情都不要留遗憾吧。

南都娱乐:作为新人演员,《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你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有压力吗?

牛超:当然,非常有压力,我甚至都不敢看,真的。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要出来了,完了完了”,不知道我演的啥样,我真不敢看。

南都娱乐:现在能习惯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吗?因为也有几个戏了。

牛超:还是不太习惯。比如说我拍一个戏,我可能自己都不敢看,会有那种感觉,不知道为啥。

南都娱乐:那你会看观众的反馈吗?观众的反馈。

牛超:偶尔,偶尔会看。比如说有个戏播了,然后正好今天有我的戏,我就可能会搜着看一下,看到(观众)说“还行还行”,就可以给自己一点信心。

南都娱乐:刚刚提到有压力,你缓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牛超:如果拍戏的话我觉得有压力是好事。因为我没拍过什么戏,没什么经验,更别提什么能力了。有压力就有动力,就像这句话说的,任何事都不可能很轻松地完成。

南都娱乐:你不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类型?

牛超:你也肯定得要有这个劲,你不能“哎,怎么办?”拍的时候必须得什么都别想,就使劲演,演到你跟导演认为最好的状态。但肯定还是会有需要准备的时候。

“天赋不重要”

南都娱乐:你之前学过美术也学过跳舞,都说艺术是相通的,你觉得过去的学习经历对你的表演有帮助吗?

牛超:或多或少吧。不是说你能把画画用到演戏里,当然可能某个角色有一天会需要画画,或者跳舞也是。更多的是这些东西带给我的感受,比如说我听歌,我对音乐有一个感受,我画画会对颜色有感受,那么演戏的时候也会有变化,比如今天是阴天,可能我要演的人比较丧;今天是晴天,我要演的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人。或者我走到哪儿听见开心的音乐,会让我演戏的状态非常开心,我觉得就是这些东西。

南都娱乐:你会觉得自己在艺术上是有天赋的吗?

牛超:说实话,我觉得天赋不重要。可能就是你比别人稍微快那么一点点,比如说一个绕口令,我花10分钟背完。举个例子啊,不是真的。比如说我10分钟背完了,他可能要15分钟或者20分钟,你说这算天赋吗?其实也不重要。但是也许我练了10分钟之后,我说,行,我背会了,我不练了。那个15分钟背会的人,他还在练,又花了一个小时去巩固。那到最后放在一起的时候人家还比我强,所以这天赋我觉得也不重要。

南都娱乐:龟兔赛跑的意思是吗?

牛超:就这意思。

南都娱乐:在表演方面有一个偶像或者榜样吗?

牛超:有啊。我比较喜欢汤姆·哈迪,还有阿尔·帕西诺。

南都娱乐:有作为演员的职业目标?

牛超:拿影帝。真的,反正是想嘛,想想总行吧。

南都娱乐:感觉你还是有一定的阅片量,会要求自己保持一个怎样的观影节奏吗?

牛超:我没有很刻意,好像说今天必须得看个10部电影,明天必须得再看5部电影。我觉得看电影、看电视剧,这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哎呦,难受死我了,我今天还有两部没看完,那咋办呀?不行不行,那一会只能公交车上看算了”(的状态)。一定就是特别舒服的,你躺在家里面认认真真地或者说用心地在那儿看一场电影。

南都娱乐:推荐一部你最近看的电影。

牛超:我最近没有看什么新电影。(记者:老电影也行。)《情枭的黎明》,我特别喜欢这个电影。

南都娱乐:你的社交账号更新得不算勤,是想要保有个人的生活空间吗?

牛超:没有当艺人之前,我觉得微博其实像朋友圈一样,有什么事你就可以往上分享。当了艺人之后,总会有一些顾虑“发这个会不会不合适?发这个好吗?”会有这样想。然后慢慢地,我也觉得专注在自己生活上吧。除非我真的有一些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画了一些画,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我在听什么歌,所以我每次发微博我都写的“近最”,就是最近嘛。我觉得也好像没必要硬发,“没得发了,赶紧自拍吧”,这不太像我。

南都娱乐:你说会考虑发这个东西合不合适,所以你在意外界的这些声音吗?

牛超:你没办法不在意,这就是你的工作嘛,总会有别人看着你,所以你永远得想一下,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工作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