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首选药物,一方面是它具有强效的降糖作用,几乎不会引起低血糖,并且患者的血糖越高,它降糖的能力就会越好,第二方面是这种药物还具有控制体重的效果。
但它毕竟是一种药物,很多人说长期服用这种药物会伤肝肾,真的是这样吗?
老年患者在服用这种药物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之前,需要牢记以下这几点
1、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不会伤肝肾
二甲双胍具有比较大的安全性,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使用规范的剂量,是不会对肝肾造成损伤的。因这种药物不需要肝脏进行代谢,也不存在肾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身肝肾功能就不太好的患者来说,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减少药物的用量,甚至会停用药物。
2、老年患者长期服用这种药物,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的各项机能会不断的降低,肝肾的功能也是如此,所以老年患者在服用这种药物之前,应该先检查肝肾功能。
对于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来说,在服用药物6个月左右,就需要检查一次肾脏的功能。
如果本身肾脏的功能就不太好,则需要将检查时间缩短到3个月。
3、服用药物后出现胃肠道反应,酌情减少药量
服用这种药物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常见的就是胃肠道的不适反应,比如食欲减退、腹泻等。
如果患者出现的不是特别严重胃肠道的反应,建议是先调整用药的时间,或是减小用药的剂量,观察不良反应是否减轻。
如果出现的是特别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可以先停止用药,再具体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注意缓解不良反应
据相关统计发现,初次服用这种药物的患者,大约有10%~20%会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随着身体对药物的慢慢适应,在10周内不良反应就会消失。
想要减轻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在吃饭过程中或是饭后服用药物,也可以先小剂量服用,然后慢慢增加剂量。
必要时还可以服用一些特殊的剂型,比如缓释片、肠溶片等,帮助缓解不良反应。
5、血糖稳定也要继续服用药物
很多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以后,血糖逐渐稳定,就开始减少药量,甚至是停用药物,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突然停药或是不遵医嘱服用药物,很容易使血糖控制的不好,会诱发心脏病、糖尿病眼部疾病、脑卒中等并发症。
即使血糖稳定也不能停用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在10年或是20年以后,血糖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才能算是达到了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在服用药物之前,要牢记上文提到的这几点,会更利于血糖的控制。
还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毕竟是一种药物,所以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是停药,避免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