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你如何做出景观分析图?

2019-10-18     艺术留学小百科

分析图(Diagram)作为表达设计思路的重要途径,其在设计项目创作的前期,中期,后期,都需要依据“方圆”,在正确的时机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前期分析中,主要针对场地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梳理,加强对于场地的认识,从而引导大家去思考设计概念。

在设计中期,分析图是帮助我们深化概念,推敲形体的重要手段。

设计后期,分析图是对方案的展示,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展现设计概念是怎样应用在设计中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地制宜”。

在众多的分析图形式中,平面的分析能够更清楚的将场地与信息进行结合,展示出场地的空间关系、系统关系、元素分布关联等一系列项目信息,显示大家对设计整体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大家有效梳理场地信息的最佳方式。

根据底图的类型,我们可以将平面分析分为两类:有底图的平面分析与无底图的平面分析。从图面构成来讲,为了能够使图面更加平衡,信息更加充实,我们一般会遵循点线面的构图原则:将信息通过点,线,面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抽象表达。例如:在大尺度(包含区域广)的分析图中,点可能代表了一个区域,而在小尺度(节点放大)的分析中,点可能只代表一个人,而当许多点排布在一起时也可以代表频率或者密度,所以要用怎样的图形表达怎样的信息,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多积累案例,但是也不要忘记图面表达的本质——传递信息。

下面以ORSP——Oslo Region Suburban Prototype Europan分析图为例,讲解前期平面分析图制作的基本流程(无底图)。

1. 基础信息收集

基础信息一般是通过调研的过程进行收集,分为资料收集和现场信息的采集两部分。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带有信息的地图网站,如open street map等进行转化

2. 底图描绘

用钢笔划线,可以通过调整面域和边线的颜色以及粗细制作不同类型的建筑体块,也可以通过识别地图的软件来读取地图信息。

3. 加入线性连结

用钢笔划线,通过调整“描边-虚线”命令,改变线型以及虚线的样式。 注意线型的区分,通常情况下,实现代表连结度更强,虚线代表连结度稍弱。并切线也经常与箭头一起使用,标示不同方向和趋势。

4. 加入点状信息

通过自定义图案,创造属于自己的填充图案。用钢笔画出区域的路径,用制作好的新填充图案当作面域的填充。

5. 加入重要的节点信息

用钢笔制作十字形的节点标志,可以通过描边命令调整线的粗细。注意点的疏密,可以代表不同密度或者功能的区域。

6. 加入面域

用钢笔描出要指示的区域,并为其填充颜色,形成大面积的面域信息。针对类似的没有大面积面域做底图的分析图,需要有一些大面积或者颜色较重的面域存在来平衡画面。

7. 加入文字(Notation)

需要注意的是文字的加入既要起到注释的作用,又不能干扰图面的信息,重要的文字需要强调,可以通过颜色或者大小进行区分。

8. 加入图例(Legend)

如果需要从已经画好的途中截取一段作为图例,可以应用蒙版工具,取两个路径相交的区域即为图例部分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得到一张有关区域发展的平面分析图。但是在提高图面表现力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分析图的本质——传达信息,图面中的内容和信息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要部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69-3m0BMH2_cNUgQF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