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为何称他“完人”?

2023-12-10     一画书画

原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为何称他“完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思是为官者要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担忧愁,这表现出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伟大胸襟。

提起各朝代中的能人将相,都能说出很多,但如果提起堪称完人的良相,那范仲淹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何说范仲淹堪称完人?其实从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便能窥见一二。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政绩显著,文学成就突出,思想高尚,对后世影响深远,世称“范文正公”,可见世人对其尊敬。

在封建时期,官场浮沉起落很正常,更何况是出淤泥而不染,一心为民的清官,黑暗的朝堂无法容纳这样的人,他们注定会被陷害,会很难得志,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高祖范隋曾跟唐懿宗渡江南下,曾祖和祖父都曾在朝廷为官,范仲淹也算出身官宦世家。

范仲淹两岁时,他的父亲范墉去世,母子俩相依为命,最后母亲改嫁,范仲淹改名朱说,开始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范仲淹非常有政治才能,精通儒家经典要义,慷慨兼济天下。他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以治狱廉平、刚正不可著称,后来功成名就,恢复范仲淹之名。

范仲淹为官刚正不阿,正是他这种性格,为同僚所不容。范仲淹当谏官时,看到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就向宋仁宗揭发,但这却触怒吕夷简,他反咬一口,说范仲淹结党营私,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谗言,将范仲淹贬至南方。

后来西夏战争爆发,范仲淹立下大功,正赶上宋王朝内政腐败,因此宋仁宗就对范仲淹委以重任,封他为副宰相。

宋仁宗非常信任范仲淹,让他出治国方案,但朝廷有太多弊病,不能急于一时,可经不起宋仁宗催促,就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宋仁宗马上在全国实施,这就是“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贫困,再加上边境压力,当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兼并土地,买卖土地,农民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

“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病态的社会局面,让人民负担日益加重,赋税也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在痛苦中流离失所,咸平三年,王均起义。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欧阳修上书要改革吏治,尹洙上书“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在多方劝说和呼声中,宋仁宗终于决定开始实行改革。

宋仁宗将改革的事交给范仲淹,并且多次催促,在范仲淹领导下,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开始,他一直以来期盼的改革也终于得以实现。

范仲淹等人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予以采纳实施,并颁发全国。“庆历新政”为百姓带来很多好处,但却大大压榨了那些贪官污吏的利益。

庆历四年,范仲淹新政受到奸佞小人诋毁,指责他有“朋党”行为,让宋仁宗对其产生怀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仁宗对别人的诋毁越来越信任,范仲淹被免职,欧阳修也受到波及。

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最终都被驱逐出朝廷,科举新法被废除,恢复旧制,自此,庆历新政彻底以失败告终。

其实范仲淹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和思想政治方面都作出了很大改变,扩大财政税源,限制土地兼并,加强中央集权。

这项改革其实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北宋封建王朝的寿命。范仲淹这项举措利国利民,但只因有人利益受到损害,最终失败。

为什么会说范仲淹是完人良相,因为范仲淹不但忠君爱国,为百姓国家担忧,同时也有很高的才华,堪称完人。

范仲淹在文学方面成就颇高,他死后谥号“文正”,古人非常注重身后名,“文正”可以说是古代文人最高级别,一位朝政大臣能做到这份上,说明他真的非常优秀。

范仲淹做官后,清正廉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对朝廷鞠躬尽瘁,遇到不平之事,他针砭时弊,从不畏权贵,因此三次起落。

他为了朝廷,直言进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这也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范仲淹辅佐皇帝提出“庆历新政”,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

他不但在政治和文学方面建树颇高,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能力,他通过一系列措施和积极防御,使得宋朝对西北形成压倒性胜利,最终西北边境得以平定。

可以说,宋朝稳定繁荣,范仲淹居功甚伟。

范仲淹一辈子都为国家和百姓着想,皇佑四年,他流连病榻却仍然坚持上任,最终病逝,宋仁宗封其为楚国公,并谥号“文正”。

各个方面颇有建树,人品道德具优,为国为民的一个人,又怎么不能称得上“千古完人”呢?

纵观范仲淹一生,他真正做到了圣贤必备的三点:立功、立德、立言。

平定战乱,推进新政,做官尽心尽力,造福一方百姓,直言进谏,清正廉明,开创北宋儒学,一生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脍炙人口的句子,他的一生操守,恐怕没几人能做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这篇《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作,文中描写山水楼观,自然变化,风雨阴晴,但其实表达范仲淹的真实情感。

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这篇文章表面写景,实则表达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

一篇《岳阳楼记》不但展现范仲淹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他伟大的爱国胸襟,范仲淹称得上完人,值得后人尊敬。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5a6de6281d2eddc69442ebb7d43e1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