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起华佗,华夏大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刮骨疗毒等的故事更是老幼皆知。《晋书·列传》中评价华佗为:“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华佗的医术在当时更是远超其他同行,后世更被百姓奉为“外科鼻祖”“神医”等称号。但有人提出,这位影响华夏大地千百年的“神医”有可能并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01
据史料记载,华佗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人。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众人皆知的麻沸散和五禽戏。华佗一生都在救治百姓,所留下的麻沸散一直沿用千年,五禽戏也开创了医疗健身的先河,外科手术的医疗手段更是让后世惊奇,奈何当时战乱纷起,华佗到处救济百姓,并未留下多少典籍。
《三国志》曾记载了华佗的外科手术,书中讲到疾病如果在人体内部,吃药和针灸就见效甚微,这时华佗会让病人喝下麻沸散,病人在失去知觉后,华佗再开刀取物,然后缝合,由此可见华佗医术的高超。
但这种医术在当时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还给华佗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公元208年,曹操头疼病频发边找来华佗,华佗看后直言到要做开颅手术,曹操怀疑华佗对自己不轨,遂将华佗杀害。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在华佗被杀害之前,他曾经想要保留自己的一些著作,于是将它们交给了看管他的狱卒,但是狱卒却害怕被连累而没有收下:“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萦火烧之。”
02
陈寅恪是中国的著名史学家,大家在他生前曾经写过一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陈寅恪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两个关于华佗的可考证之处,第一点就是,流传到现在关于华佗的事迹,很大可能有人为夸张的描述。第二点则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华佗这个人与印度也许有着颇多联系,甚至华佗有可能是印度人。
从目前可以找到的史料来看,华佗大约出生于公元145年,在少年时代,华佗曾经在很多地方一边学习一边行医,没有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华佗的医术相当全面,但是最广为人知和称道的是外科以及外科手术。在“刮骨疗毒”这个故事中,除了关羽是主角,华佗则是另一个主角。
关于华佗在古代医学上的地位是广为人知的,但实际上有不少严谨的史学家,曾经或多或少地提出过与陈寅恪同样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实际上华佗的事迹很有可能有人为夸张的成分,其实并不是全部属实。
陈寅恪首先肯定了历史上真实存在华佗这个人,但是从他的许多说法和故事中,却带着浓厚的印度神话色彩。所以陈寅恪认为,这也许是因为一些古印度传说在传入中国后,被后人附会到华佗身上所造就。陈寅恪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他给出了三个理由。
03
第一点,华佗这个名字的古语发音与天竺语言中“gada”非常相似,天竺语“agada”所代表的是“药物”或者“药神”的意思,所以华佗这个名字原本的意思很有可能是指“药神”。此外在古印度传说中有一位叫做“捺女耆域”的神,从传说中来看,这位神与华佗的经历非常相似,都能够做一些出神入化的外科手术,而且他也同样是因为为暴君医治差点丧命。
第二点,裴松之是为《三国志》做注解的人,而这个人常常会将一些小说故事之类的内容补在注释中,但是这些内容大多真实性非常可疑,所以这也导致了《三国志》记载内容有所失实的问题。
第三点,麻沸散是华佗最著名的药品,这种药物的主要用途类似于现在的麻醉剂,而这种药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就是产自印度的曼陀罗花。这也成为华佗或者华佗的故事,有可能源自印度神话的佐证。
结语
其实还有一点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实际上如果华佗的外科手术方式或者是药物,的确是安全有效的医治方法,那么必然会迅速传播开。这不仅仅有利益驱动的原因,更有人们的精神驱动,实际上只有落后和安全性都有问题的治疗方法才会被迅速淘汰,但是华佗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却没有一丝一毫流传下来。至于华佗是不是印度人这个问题,目前依然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看法。以后如果有更多的史料或者考古发现,那么也许会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参考资料:
《晋书·列传》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三国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