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要进入军区大院,被卫兵伸手拦住,他说:我来找我爹

2023-11-24     小爱爱历史

原标题:篾匠要进入军区大院,被卫兵伸手拦住,他说:我来找我爹

1951年,莲花县1位篾匠到达迪化,想要进入军区大院。门口值守的卫兵一伸手,将篾匠拦了下来,问:“同志,你找谁?”篾匠直接说:“我爹就住在这里面,我来找我爹,他现在是个大干部。”

1928年,红军来到江西莲花县,开始“打土豪、分田地”。洋桥乡1位25岁的甘姓青年告别父母妻儿,选择参加了红军,开始南征北战的一生。此后,他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陕甘宁抗战、解放大西北等战斗,立下赫赫战功。

1949年,我军解放了大西北后,当年的红军小战士已经担任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年后,甘副部长完成手头的工作,百忙之中回乡探亲。见到分别几十年的老母亲,甘副部长跪地不起,只说:“娘,不孝儿回来了。”

老母亲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脑袋,只说:“娃,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为国尽了忠,娘为你感到骄傲。”老母亲扶起儿子,连连对其他儿子说:“快,快,把锦荣娃叫回来,就说他爹回来了。”

甘锦荣是甘副部长的大儿子,他刚刚出生不久,甘副部长就参加了红军。甘锦荣从小跟随奶奶、叔叔们长大,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听说父亲回来了,立马赶回家中。甘副部长见到大儿子,只说:“娃娃,你也长大了,是个好小伙了。”

甘锦荣连连落泪,喊:“爹,您可回来了。”这次探亲,甘副部长拿出积攒的工资,交给2个弟弟,让他们好好照顾老母亲。离别时,老母亲提出:“你把锦荣娃带在身边,给他找个工作干干。”

甘副部长听着老母亲的话,只说:“娘,我是国家的干部,要为人民服务。锦荣已经长大了,要靠自己的能力争取工作,我不能给他安排工作。”此次回乡,甘副部长没有带走儿子,反而把堂兄家的侄子(学习成绩优异)带去迪化,让侄子能够继续求学。

1951年,甘副部长给家里来信,老母亲回信说:“锦荣娃想你,我让他去迪化看看你。”信寄到迪化,送到了军区传达室,没想到被工作人员误压在旧报纸下面。1个月后,甘副部长才看到来信,想要写信劝说儿子不要来,却已经晚了。

甘锦荣带着一些家乡特产,坐上了前往迪化的火车,倒了数次火车,才抵达了迪化。到达迪化城后,甘锦荣这位老实的篾匠,没有坐车,边步行边问路来到军区大院。甘锦荣提着大包小包,就要往军区大院里闯,被门口的卫兵伸手拦下,问:“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甘锦荣站住身后,对卫兵讲:“同志,我来找我爹,我爹就住在这里,他现在是个大干部。”卫兵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甘锦荣说出父亲名字,卫兵一听是甘副部长的儿子,派一位同志给甘锦荣带路,来到甘副部长的住处。

甘副部长见到大儿子,心里也高兴,给大儿子铺好了床,还给大儿子亲手做了一顿简单饭菜。父子两人团聚,小酌两杯,愉悦心情难以言表。甘锦荣喝了一杯酒后,开门见山对父亲讲:“爹,这次我来迪化,我就不回去了,您给我安排个轻松的工作吧。”

甘副部长一听,语重心长对儿子说:“锦荣,你来迪化看我,我这个当爹的高兴。但是我希望你还是回老家去,老老实实当个农民,一样为国家做贡献。”甘锦荣表示:“爹,我要留在您身边,一面可以好好工作,一面可以孝敬您。”

甘副部长看儿子坚持,又说:“你留在迪化可以,但是不要想什么轻松工作?现在打铁厂缺少工人,我看你有把子力气,正适合这个岗位,你看可以吗?”

甘锦荣点了点头,说:“爹,您放心,我一定努力工作,绝对不给您丢人。”就这样,甘锦荣成为光荣的打铁工人,投身到祖国的钢铁事业中。后来,甘副部长主动辞去职务,选择回乡务农。

甘锦荣又跟随父亲回乡,再次当起了农民,和父亲一起带领老乡勤劳致富,一生谨遵父亲的谆谆教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5254f7dba46e9a7f375d75c5120c1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