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排名,到底是为了孩子自尊心,还是为了维护家长“面子”?

2023-03-10   陪宝宝写日记

原标题:成绩不排名,到底是为了孩子自尊心,还是为了维护家长“面子”?

记得之前我在舞蹈培训班上班时,有一位家长带着她女儿来我们舞蹈培训班上体验课。上完体验课后,孩子自己表现的很感兴趣,老师对这个孩子的评价也挺高,说她是个学跳舞的好苗子。

按常理来说,这个小女孩接下来就会正式开始她的学习舞蹈之路,但有一个事情让我们和家长都犯难了。

这位家长,她隔壁邻居的孩子也在我们培训班,但在相对高阶的班级,因为那个孩子已经学过两年了,而这位试课的家长,希望她的女儿可以去高阶班,跟邻居家孩子一个班。

“我们家孩子学习能力特别好,天赋也不错,去高阶班没问题,聪聪(她邻居家孩子)能上高阶班,我家孩子也没问题。”

“家长你好,是这样的,聪聪在我们这已经快两年了,她刚来的时候也是从初级班开始的。你家孩子天赋还不错,进度快的话可以早一点进高阶班,但现在我们的建议是打好基础再说,不然也耽误孩子以后的发展。”

“那不行啊,我家孩子要强,自尊心重,她在初级班她朋友在高阶班,她心里受不了的,老师你就让她进高阶班得了,没事的。”

再三沟通下,这位家长还是坚持让她孩子进入高阶班。

前一阵子我向培训班同事问起那个小女孩的事,同事说她在高阶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然后跟家长协商退还学费没学了。

孩子上课表现的很局促不安,旁边同学都会的动作她不会,孩子非常不自信,跟来试课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所以放弃了。

说起这个小女孩,老师都觉得有点可惜,如果她妈妈可以不那么着急的话,以那个小女孩的学习能力和天赋,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的。可就因为太过于心急,让孩子早早失去了本该能取得的成就。

到底是孩子虚荣心重,还是家长虚荣心重?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家长们在周末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时候,孩子在里面上课,家长就在外边休息区聊天,聊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自己的孩子。

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你家孩子学了什么特长?取得过什么成绩?去到过哪里参加过什么比赛等等等等。

聊自己孩子本没什么,但聊着聊着,有的家长就容易产生比较心理。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稍微弱一点,本来家长觉得没什么,但一听说别人家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忍不住要数落自己的孩子或是立马给孩子报补习班。

咱们中国父母一直都有“望子成龙”这个说法,“龙”是什么?是存在神话故事里的生物,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完美无瑕的存在,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所以有的家长们也盼望自己孩子可以成为“龙”,最起码也要比隔壁家孩子更像“龙”。

再举一个例子:近年来教育改革后,许多地区学校小学三年级以下考试成绩不做排名,甚至整个小学都不做排名,理由是照顾孩子自尊心。

各位80、90后这一代人想一想,那个时候的期末考试是有排名的,甚至会张贴在学校或者教室后面,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虽说没考好回家免不了数落,但家长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到底怎样,对孩子的学习有很清晰的认知。

而到了现在,学校不排名了,“面子”是保住了,但孩子在学校学的怎么样,家长知道的也没那么清楚了。

孩子很在意排名吗?会在意,但是没有那么在意,这是实话,孩子忘性大,但家长就不一样了,跟其他家长一谈起考试成绩,瞬间觉得自己没面子了。

“不排名”甚至低年级取消期末考试,真的是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吗?恐怕不全是吧。

请大家收起成年人的虚荣心,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孩子的竞争对手是谁?是隔壁家孩子?是朋友亲戚家孩子?是同班同学?还是所有同龄人?一旦有这种想法,只会让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倍感压力和焦虑。

孩子真正要跟谁比?是跟自己比!准确来说是跟过去的那个自己去比较!

孩子比上一次考得好,这就是进步,为什么一定要跟班上第一去比呢?

孩子上钢琴课之前什么都不会,现在能弹一首《小星星》了,这就是进步啊,为什么一定要去跟过了十级的孩子去比呢?

孩子以前需要在你的帮助下才能骑单车,现在可以独立骑车了,这也是进步。多一点耐心,千里之行都是始于足下。

很多时候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是我们以成年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我们说起“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道理的时候头头是道,唯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一步登天”。

不知为何现在有个怪相,就是家长自己很多曾经没能做到的事情,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到。比如自己很喜欢钢琴,但自己成长条件不允许给耽误了,所以把自己没来得及做完“钢琴梦”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我们作为父母有没有问过,孩子自己的梦是什么呢?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双向奔赴所产生的,而不是父母单方面输出给孩子的。

孩子不是为了弥补我们未来得及完成的梦而存在,更不是为了让我们跟别的家长聊天时更有面子而存在,我们不应该给孩子指明一个我们认为正确的终点而让孩子奔跑,也不应该因为孩子跑的比别的孩子快而沾沾自喜,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孩子跑的比别人慢而失望责备。

我们要做的,是用我们成年人的智慧经验,教会孩子怎么奔跑,怎么在跌倒的时候爬起来,怎么在暴风雨来的时候保护好自己,怎么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看清前面的道路。

也许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希望孩子优于常人,但老是忽略我们也是常人的一员。孩子在奔跑的时候,让他轻装上阵吧,背负太多家长的虚荣心,会让孩子跑的很吃力。爱和鼓励可以多一点,他会跑的更自如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