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这个号的客官们 都变得更美 更好了 *
《星际穿越》这部片名对小King来说早已耳熟能详,很早之前同室友的郭导反复给我提过这部神作甚至评价为科幻片第一;而近来在阅读一本太空宇宙书籍的时候,这个名字又在不经意间被拨动了下。或许在这么多的提示下,我终于点开了这部电影,一看就是近3个小时。
2024年08月01日:今夜,一个人,看了本年度观影最佳的电影,除了颤栗与流泪,我会,竭尽全力,用我枯萎的语言去诉说……(抱歉,有点语无伦次了,看完电影已是02:10)
电影推荐
评分:
分类:科幻 / 剧情
这可能是我至今看过最令我震撼的电影之一,直到到电影结束时候还觉得意犹未尽。奇迹不是因为有上帝,也不是有什么不可知的某种力量,正是我们自己,人类不相信人类的力量把那些我们无可预知的奇迹都认为是上帝的功劳。诺兰把我的世界观如此震撼人心的展现出来,我感觉我现在都还是语无伦次的状态。
这部电影大致讲述了在未来断粮困境、末世寓言;救世任务、太空远航;岁月神偷、盗梦空间;父女血亲羁绊、爱的无限边界、家的自我救赎;藏匿在迷雾中的未来、铺天盖地的绝望、裂缝中的丝许曙光、恍如隔世的弥留;赖以逆转的方程式,传续、重启,恶意、阴谋……不消一丝华丽特效,仍能动魄惊心。好吧,用了太多抽象的词,可能会让各位看官更加迷惑,哈哈哈,要的就是这般云里雾里。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边太空冒险,一边是通俗的情感戏。无论外表多硬科幻:虫洞、黑洞、太空冒险、多维空间……最核心的仍是亲情与爱。科学与理论其实都是为感情服务的,用很硬的外壳包裹最柔软的情感。
对我们来说二维空间就是一张纸,从纸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最快的方式是把它折起来。对五维生物来说三维空间也是一张纸,是可以折起来的。他们不仅可以将三维空间折起来,对他们来说时间也是实体的存在。根据相对论,黑洞附近的引力太大,时间会变慢,米勒星球1小时等于地球7年。米勒星球的配乐《Mountains》有密集的滴答声,每滴答一次,地球上就过去了1天。
《星际穿越》的黑洞并不是随便做的,电影上映5年后NASA发布了一张黑洞的效果图,证明了《星际穿越》的黑洞模型是严谨而准确的。为了拍玉米地,诺兰真的种了一片玉米,拍完电影卖玉米还赚了钱。为了拍五维空间,诺兰真的搭了一个五维空间的景。也许100年后的人们看这部电影会比我们更加感到震撼,因为他们会发现这部电影很多设想都是对的。
一个硬科幻却觉得无比真实,安静慢热,听得到宇宙的真实。藏在烧脑物理背后的,是人最本能的感情。爱,本身就是最科幻无解的力量。诺兰舍弃3D用胶片是正确的决定。我想我是孤独的,最后那一眼。
有一种信仰叫做诺兰,如果绝大部分好电影还停留在好看的层面,星际穿越已经是伟大了。真幸福,我们的时代有一个叫做诺兰的大师。感觉和诺兰已经相隔了不止一个世纪了,他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工业的未来。浩瀚宇宙,无限憧憬。电影的讲述已是超越了现实世界,完美的交错剪辑配乐,看得心旌荡漾,热泪盈眶。
奥古斯丁写上帝:“你的岁月无往无来,永是现在,我们的昨天和明天,在你的今天之中过去和到来。“然而,即便我们竭尽了全力穿越星际,进入了上帝创造最奥秘的核心,时光也只能如飞而去,失去的永不再返。容颜可以永驻,却不能挽回心的衰老,也不能补偿和亲爱的人们在一起的每个微小而美丽的瞬间。
最后,再来说下我们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因为先是看的流浪地球而再看这部电影的先后关系,以至于让我明白了之前一直觉得流浪地球差了的那点东西在哪。
人类只是地球的居民,并不是地球的主宰,我们不能靠一己之力决定人类的方向,比如老博士,也不能靠盲目的信心和勇气,比如……真正能拯救我们自己的,是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东西,比如,爱,诺兰真的是敢想,看完之后只剩一片虚无,太多复杂的感情加上配乐被推向高潮,这部电影真的值得反复刷好几遍之后的那种。
我的年度最佳观影影片
(电影资源见第二篇)
-END-
— —
愿所有的等待
终将变成美好的遇见
2024,用记录触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