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哪个阶段最重要?很多上过高中的朋友会脱口而出:高一第一个月。进入高一快速适应的,可以顺利进入快车道;适应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学而无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学长整理了《初升高全九科知识衔接笔记》,帮你快速转变思维,适应高中生活,私信:笔记,领取!
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一刚刚开始,距离高考还远,似乎不那么紧迫,也不必操之过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其实每个同学的气质不同,有些同学适应性强一些,会迅速恢复状态,迎难而上;有些同学适应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有些同学搞不清楚状况,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可不就眼睁睁看着同学一个个蹿到前面去了。
如果说高中是一次长跑比赛的话,高一的第一个月就是起跑,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适合自己的方法的获得,会让之后的领先顺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经无限延长了孩子的学习时间无限压缩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孩子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去追赶,进入匀速状态后再想打破定局变得很难,他们只能保持之前的惯性和队列,继续奔跑下去。
中考之后,许多初三学生都会彻底放松下来,觉得学习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在初中抓得越紧重复越多的学生想喘口气的想法越明显,有些学校有些班级有些老师只灌知识不教正能量,这样的孩子进高一越容易松懈。然而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它是选拔精英的教育。知识不可能简单了:家长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砺的准备吧。”
一、了解学校
走进一所新学校,先学习了解这所学校的规矩。要真正领悟这些规定的意义,从内心理解并认可。一名守规矩的高中生,将来才有可能得到好的培养和发展。例如住校生,如果一间寝室的几位同学都具备公共意识,严格遵守作息纪律,学习氛围浓厚,那么最后整个寝室的成员都会因此受益。
二、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高一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有十几门科目需要学习,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较初中有质的提升,学习的思维方式也有了明显变化,更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强调自主学习和深入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一第一个月,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这个思维转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找个时间,把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的学习方法做个归纳,对自己有用的就坚持用下去,对自己没用的哪怕别人用得再顺手,自己也要有个清醒认知。
三、及早考虑生涯规划、选课、竞赛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后期就要开始考虑选课的问题。不能功利心太强,要立足于自己的兴趣特长,放眼长远。一味为了高考赋高分、不考虑自身学习结构特点和将来大学专业的选课策略,是不可取的。如果一个班级只有一两位同学选某一门课,走班听课往往没有稳定的氛围,也不容易学好。所以不要想着另辟蹊径,要根据班级和自身的特点进行常规选课。
对参加竞赛的同学,会一直存在竞赛和高考的协调问题,学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原则上要立足高考,在保持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搞竞赛,并以竞赛促进学习,最终实现竞赛与高考“双丰收”。另外,高校“三位一体”招生,也需要在高一起就考虑了。
四、家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高中阶段可能是家长能够较长时间陪伴孩子的最后机会。而这个阶段孩子学习压力大,身心发育尚不成熟,会遇到很多困惑,尤其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引导。家长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孩子,及时家校沟通,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私信:笔记,领取《初升高全九科知识衔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