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猜一下,点进来你是不是以为球斯姬会说女司机是这样的
新手司机4S店试驾,撞碎一旁玻璃。
“我的脚就赶紧抬起来了,抬起来之后自动挡的车,还是会往前开的。让我去全部承担这个损失,我觉得不合理。”
还有这样的
民警让女司机出示驾驶证,女司机称:“我心情不好,别打扰我。”
以及这样的
女司机在交警执法过程中,向交警面部喷防狼喷雾。
甚至这样的
女司机边开车边化妆,双手打滑撞上路牙。
最后总结:没有技术、反应很慢、蛮不讲理、遇到事故只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其实球斯姬怕的时候也会啊,还不让啊了是吗?)
这就是你们想看“女司机奇葩大赏”吗?
媒体新闻报道里的女司机总是带着一股“诙谐幽默”的气质,让人看了又笑又气,从而诞生许多与女司机有关的段子。
早在2016年,镝数就根据慧科新闻数据库和央视新闻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
全年新闻报道里有134篇提到男司机,510篇提到女司机,关于女司机的新闻几乎是男司机的4倍。
以及标题党喜欢用女司机搞噱头,比如你现在看的这篇。
那么女司机上路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她们开车时都在想什么?
大部分女司机对高超炫酷车技没有那么高的追求,更多的是求稳。
女司机的稳,你可能会说体现在一路40码,再快也是40码。
不紧不慢,别人按喇叭,也毫不脸红,一步一步来。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佛系心态,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
毕竟速度上来了,稳还是很重要的。
很多女司机更是载老人带孩子练出稳稳的车技,送孩子上学、自己上班、下班买菜回家啥事情都不耽误。
还有一些女司机爱把自己的车装扮得粉嫩,就有直男开始连连鄙视。自己的房子装修成什么样子,当然是自己住着舒服为标准。
这又是什么偏见,什么原理让车的装扮跟车技直接挂钩呢?而且也保不准人家是个金刚芭比呢?
当我问你汽车之父是谁,你会立刻回答卡尔·本茨。
当我问你“世界第一司机”,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人是女性。她叫贝塔·本茨,是卡尔·本茨的妻子。
1888年8月,贝塔·本茨带着自己两个孩子,驾驶着“奔驰1号”成功从曼海姆抵达普福尔茨海姆,行驶了190公里。
贝塔此举,更让她成为“拉力”车手第一人。
在她手里,一个实验品真正上路,一个新兴交通工具诞生。四年后,她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拿驾照的女司机。
而今做代驾的女司机也不是少数,女司机开大卡车的情况也是存在。
那么好了,有人肯定会说这些都是极少数的例子,大部分的女司机还是balabala…
是的你没猜错,球斯姬我要开始摆数据了。别慌,不是你认为的那种数据。
很多人谈及数据,都会用男司机死亡率高于女司机,或是男司机事故率高于女司机来提醒大家女司机的好。
球斯姬虽然要为女司机正名,但觉得这样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男司机基数大。
高德地图发布的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女司机的驾驶总评分为91.2分,男司机的驾驶总评分为89.5分。
其中,女司机急转弯次数高于男司机,但是急加速、急刹车,超速都低于男司机。
根据济南交警发布的近8年醉驾入刑数据,在5.6万起醉驾违法交通事件中,男性约占5.5万人次,是女性醉驾司机的81倍。
也就是说在驾车的文明习惯方面,女司机更胜一筹。
驾驶水平高低不应该看“司机”前面是“男”是“女”,看的交通规则熟悉与否,安全意识到位与否。
奉劝各位男司机不要只顾着嘲笑女司机,不要只顾着抬杠,也多多反省自己平时是否有不良驾驶习惯。
当然各位女司机拿“女司机”这三个字自嘲的同时,不要真就直接代入了。
然后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觉得我是女的所以开车不行、规则不懂是理所当然的。
提醒自己不要成为别人口中开头那个我女同事、我女朋友、我老婆的人。
哪有什么“男司机”“女司机”,驾车技术高超的是老司机,安全文明开车的是好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