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are陈锋明:以好产品帮助中国品牌走向全球

2023-11-25     福布斯

原标题:inDare陈锋明:以好产品帮助中国品牌走向全球

inDare陈锋明:以好产品帮助中国品牌走向全球

inDare创始人陈锋明

一个优秀的消费品牌,离不开优秀的产品设计。比如苹果iPhone和特斯拉电动车,其设计的美观度、功能性和易用性均远超同时代产品,并为其横扫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不过,苹果和特斯拉拥有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产品预言家,绝大多数公司却并没有此类天才人物。许多刚起步的创业团队可能是营销或者销售出身,他们能很好地理解市场或者用户的需求,但产品设计往往是其一大短板。为了找到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以超越用户预期,他们需要借助“外脑”,并由此催生出了由第三方团队——比如设计公司,产品方案服务商——代为操刀的方式。

创立于2015年的inDare是国内领先的产品全案公司。该公司早期专注于产品设计,但创始人陈锋明一开始就意识到产品不是单点而是系统工程。他观察到,不少客户在委托inDare进行产品设计时会偏向于业内视角,并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和规划,且缺乏市场洞察,因此难以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大部分设计公司不太关心客户需求是否合理,目标仅仅是完成交付,这导致产品设计很难带来良好的销售成果。

这促使inDare改变思路,不再“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主动深入行业上下游,彻底弄清供需关系与商业逻辑,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具市场价值的系统性产品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在设计之前,搞清楚产品底层逻辑,以保证产品获得商业成功。”陈锋明说。

于是,inDare在创立之初便建立了产品策略研究团队,致力于先帮助客户梳理产品定位,再做产品设计。在当时,inDare的这一设计流程在整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按照这一流程,inDare在前期资金和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帮助多个创业项目完成了从0到1的产品方案,再通过从1到10的营销传播内容设计,助力产品销售和公司成长。

国产电动牙刷品牌usmile是inDare最成功的孵化项目之一,也是公司在早期的标杆案例。如今,估值近百亿的usmile已是国货电动牙刷的代表性品牌之一,并在电动牙刷赛道上成为了飞利浦等国际品牌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当接下这一项目后,陈锋明才第一次使用了电动牙刷。他和团队先是搜集了电动牙刷行业数据,又把市面上的数十款热销产品都买回来进行试用和拆解研究。他们发现,尽管国内电动牙刷市场主要被飞利浦、欧乐等国际品牌所占据,但消费者的国货意识正在觉醒,倘若做出一款更适合国人使用习惯的高性价比电动牙刷,便有望获得用户的青睐。

此外,在购买电动牙刷的消费者中,女性占比高达70%,这意味着让电动牙刷的设计迎合女性审美需求也是一大机会。于是,“国货”和“高颜值”成为了usmile的基本设计元素,使其在一众工具化设计的竞品中令人耳目一新。

在技术层面上,早期的usmile无法和巨头品牌比拼核心技术和核心参数,毕竟当时团队还没有成型,创始人还在宝洁工作,于是产品解决方案便交由inDare团队负责。在这种局限性大、无可用资源的情况下,inDare团队发现续航时间短是电动牙刷的最大通病,也是用户提出最频繁的痛点。彼时市面上的电动牙刷大多配备两百毫安的小电池,使用一到两个星期就需要充电,而usmile的电动容量高达2,000毫安以上,可连续使用半年。“充电一次用半年”,也就成为了其最重要的产品卖点之一。

usmile产品图

通过一系列成功项目的锤炼,inDare的能力象限逐渐扩张。“我们从做产品设计延展至研发、产品定位策略、品牌定位、消费者需求洞察研究等,甚至还包括产品广告制作和空间体验设计,这是围绕产品与用户体验的系统化工程。”陈锋明说。

这一整合不同设计板块的过程,被陈锋明称作“消费新基建”,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全案设计有助于促使消费者为有价值的产品和品牌买单,并避免行业陷入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而这也是陈锋明和inDare一直在探索的前进方向。

1

8年获得超310项设计大奖

“天赋型选手”成长史

目前,inDare的客户既有倍思,usmile、amiro,大人糖、奶糖派,未知星球等新消费品牌,也有不同行业的头部公司,比如高露洁、好来,美的、海尔,科大讯飞等。陈锋明表示,虽然近年来外部环境并不理想,但得益于稳定的设计品质,inDare的行业口碑不断提升,仍然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

inDare合作过超100+知名品牌,

曝光面覆盖各行业头部

部分品牌合作案例图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inDare能够帮助他们补齐产品能力的短板,迅速找准项目靶心、落地产品,从而快人一步地把握市场机会。

不少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并不具备技术或产品背景,而是来自销售和营销等领域。在创业最早期,他们会把产品设计外包给inDare这样的公司,以便更高效地推出首款产品、打开市场,在形成正向现金流后再搭建in house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团队。

以usmile为例。在项目启动初期,创始人明确了要做电动牙刷,也看好这块市场的发展前景,但面对市场上已有的各种电动牙刷产品,usmile要通过怎样的电动牙刷来赢得市场?创始人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想法,就连品牌名字usmile也是inDare团队帮忙取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大人糖这个品牌。inDare为其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女性审美的高颜值情趣用品,而凭借“美得不同以往”的设计风格,大人糖首款产品逗豆鸟在上市不到3个月便成为品类销冠。如今,成立三年的大人糖已成为行业中估值领先的品牌。

大人糖产品图

在产品上需要做有价值的差异化,但差异化不是目的,有价值才是目的。比如以前的扫地机只能扫地,而云鲸的产品还可以拖地,当它在技术层面有了足够的创新,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就更容易取得成功。这种产品创新级别的差异化也是inDare想要达到的目标。

此外,当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遭遇瓶颈时,一些创业团队会向inDare寻求帮助,而后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会综合考虑整个消费链条的各种因素,并尽可能从一开始就全方位地考虑,以减少产品在上线之后遇到的问题,从而变向提高产品成功率。

“我一直对团队强调,面对产品要有敬畏之心。”陈锋明说,“除了消费端,我们还要考虑供应链、品质管理、成本、营销,渠道等诸多环节。如果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那后面就有可能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导致项目跑不下去。”

对于大公司而言,inDare的价值在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视角和跨界灵感,打破固化的行业思维。例如,在为某客户设计一款手机时,陈锋明团队从移动终端的演进入手,思考未来的趋势和环境会如何变化,以及如何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我们做的是预言型项目,而大厂内部的设计团队做的是应用型项目。”

除了设计消费类产品,inDare还参与了公共设施的设计,帮助深圳福田区做了“城市智能家具”,包括智慧公交站台、智慧路灯、垃圾桶、公共座椅、自行车架等。

自成立以来,inDare已经获得国内外超过310项设计大奖。包括5项红点设计至尊大奖、39项德国红点设计大奖、33项德国IF设计大奖,11项日本Good Design设计奖等。

inDare所获奖项(不完全统计)

在陈锋明看来,inDare属于“天赋型选手”,但在数百个获奖设计的背后,是反复的练习和打磨,这才有了远高于其他同行的获奖率,也让inDare成为了行业领头羊之一。

2

从设计产品到孵化品牌

inDare能力矩阵再进化

目前,inDare每年能完成大约300个设计项目,而作为公司的一把手,陈锋明不可能亲身参与每项设计。“我更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同时也在思考,怎样把设计能力复制给团队。”

陈锋明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时刻保持敏锐度。“比如看到一个艺术装置,大部分人会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但设计师需要思考,这个装置为何能够吸引人们拍照和分享。”久而久之,这种思维习惯会变成一种洞察力。

inDare团队有超过150位成员,以设计师和工程师为主。要想管理这样一支创意型团队,陈锋明必须采用不同于其他公司的管理方法。“我们会从设计师的需求出发,帮助他们找到与公司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结合点,再拆解为具体的工作目标。”

当团队围绕某一项设计产生不同意见时,陈锋明的策略是“全都要”,即都做出来综合比较。“我们尊重人性,没有太多限制,尽可能让设计师们感受自由氛围。”公司会把不同的设计方案摆在一起,由评审团队、用户代表团及客户来做判断。

inDare的合作伙伴遍布各个消费领域,这意味着陈锋明及其团队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不同行业的洞察力。

在面对一个全新领域时,陈锋明会带领团队进行一番深入研究,从行业最上游入手,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业存在、要解决什么供需问题,以及弄清楚整个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分水岭是什么、头部品牌在做什么、新技术对于行业会产生哪些冲击等。

另一方面,陈锋明也会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反向思考用户最底层的需求。“不同行业做的是不同的产品,走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但最核心的产品逻辑是,必须符合人性的需求。”

在为创业团队赋能的过程中,陈锋明发现,不少创业团队通过与inDare合作完成了产品的从0到1,却并不擅长从1到10再到100。仅仅做出好产品并不能确保创业项目的成功,还需要营销、渠道,运营等能力的支撑。

为此,inDare开始尝试参与孵化初创品牌。截至目前,其已经帮助不少项目落地,并获得市场认可。

比如,inDare孵化的小型车载吸尘器品牌basa已经与十多家主流车企达成合作,包括大众、理想、小鹏、华为问界等,一举成为高端车载吸尘器领先品牌,并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新锐品牌Top 100”。

basa品牌

作为一家初创品牌,basa正稳健前行——陈锋明透露,成立三年的basa年营收已接近4,000万元。但他认为,其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inDare要让外界看到它的爆发力,要和项目团队一起确立更明晰的品牌、市场和用户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产品方案和战略规划。

“未来,inDare希望把多年积累的产品能力演进为平台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中国品牌,尤其是初创品牌,因为它们的发展更艰难一些。”陈锋明说。

此外,陈锋明希望通过深度参与产品孵化,让设计师深入理解怎样将设计与具体业务更好地结合起来。他认为,inDare设计师做了许多从0到1的设计项目,但并未真正参与从1到100的发展过程,缺少对于市场、运营、渠道等方面的认知,而这将成为产品发展的瓶颈。于是,他将设计师派往孵化项目,让他们亲身感知产品从设计到生产落地,再到终端销售的全过程,以理解设计师需要配合团队做哪些工作。“这是基于人的思考,我们需要培养六边形战士的设计师。”陈锋明说。

另一方面,通过孵化新品牌,inDare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消费品,并发现品牌发展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潜在问题,从而通过攻坚克难获得新的能力。这套基于亲身实战的认知,会帮助inDare具备更加前瞻性的思维,更好地帮助客户项目取得成功。

如今,由inDare设计的产品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每年全球销售额接近300亿元。这些带有本土设计元素的消费品,让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更高的辨识度和文化价值,也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助力。

未来,inDare将坚持为获得消费行业的设计王冠而努力。“我们这一代人设计师有个使命:把系统化设计与企业品牌发展的路径相结合,承载本土文化基因,走向全球市场,创造中国品牌。”陈锋明说。

文章由“2023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评选”组委会撰写

声明:Forbes Insights是商业合作内容,用于调研的部分/全部数据来自合作方和第三方,相关观点及结论均基于以上数据研究得出,不作任何投资指引和参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26ca5fd1231bb60e35da43f58b65d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