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罗布泊是我国新疆东南部的一个湖泊,在古代他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因为河流的改道和气候的变化,到了近代这片水势汇集之地却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盐碱沙漠,成为了真正的“死亡之海”。
因为它恶劣的自然条件,很多探险家都非常的向往能够横穿罗布泊。但关于罗布泊的恐怖传说却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比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就在罗布泊进行考察时突然失踪,人们组织了多次地毯式搜寻,都没有任何的结果,这么多年来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体。而接下来说的这个故事也是异常的离奇,男子从家中突然离奇消失,过了50多年后,人们才在罗布泊找到了他。
生活在四川巴中的李中华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但在参军一年后,就因为负伤退伍,回到了四川老家。受伤退伍后的李中华在家乡做一些轻松的纺织工作,靠着他一个人养家糊口,但突然有一天,他却不辞而别,离家出走,从此家里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直到50多年后,一些在罗布泊寻找石头的石艺爱好者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具骸骨,他们赶紧联系了附近的公安局。警察在接到报案后,派出了法医对现场进行勘察,发现这具骸骨已经完全的干枯,经过风沙的洗礼只剩下几根骨架。根据法医对骸骨的检测,警方推断出来这具骸骨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
警察在这具骸骨遗留下来的物品中,发现了几张破碎的信纸信封,还有一份1960年的《洛阳日报》。根据信封上所写的内容,警察确定了寄信人的地址为四川省仪陇县邮电局,他们立刻与四川的警方取得了联系。但因为年代过于久远,想要确定当地失踪人员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在警方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才最终确认了这具骸骨就是当年走失的退伍军人李中华。
为了进一步确认身份,巴中警方提取了李中华的三女儿李秀兰的血液进行DNA比对,最终确定这具骸骨就是突然离家出走的李中华。在战场上负伤归来的李中华在家做一些轻松的零活,但一天妻子上山割草回到家却不见了丈夫的身影。虽然后来两人有过书信的来往,但家人也一直不清楚他到底去了哪里。
为了调查李中华的死亡原因,警方决定从他身上携带的《洛阳日报》入手,他们找到了曾经洛阳日报社的工作人员询问,发现这份报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能证明李中华曾经到过洛阳,但为什么尸体又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罗布泊就不得而知了。这条线索中断以后,警方又查询了骸骨旁留下来的防风眼镜,因为这副眼镜和市面上卖的有很大区别,是六十年代的时候为了建设马兰基地而专门制造的一批,但那么多年过去了,马兰基地建设人员的名册早就已经不知所踪,为何李中华会独自出现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也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结语
也就是这个男子他从家中突然离奇消失,过了50多年后,人们才在罗布泊找到了他。李中华的妻子和儿女苦苦等了那么多年,却等来了这么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也是非常的难以接受。从李中华与家人的通信中人们可以看到,即使远在外地,他也非常担心家人的身体健康,流露出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人死不能复生,希望他的家人能够尽快的从悲伤中走出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