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传来喜讯:广东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工农站站长助理张志添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昨日,记者特地采访了这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了解到了一些他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志添档案:
张志添,男,汉族,福建云霄人,41岁,1997年12月入伍,1999年5月入党,现任广东湛江市工农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0次,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消防忠诚卫士”“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好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25年来,张志添铁心向党、铁胆攻坚、铁血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共产党员不平凡的勇毅担当,在新时代消防救援事业新征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用热血铸忠诚,超越自我砺尖兵
“忠诚是干出来的,标兵是练出来的”。这是张志添的人生信条和座右铭。他是个特别能坚守的人,时时处处用一言一行浇铸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由衷热爱。
1997年12月,17岁的张志添应征入伍,从走出大山那一刻起,就立下“当兵就要当尖兵”的志向。他深知消防救援队伍养兵千日、用兵千日,24小时执勤备战,365天枕戈待旦,必须练就真本领、硬作风,搞训练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小磕小碰天天有、大碰大伤三六九。所有车辆装备,他都了如指掌、驾轻就熟。尤其是改制转隶后,为了应对“全灾种”救援任务,他到香港等地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危化品事故处置等7个资格证书,成为素质全面的灭火救援能手。
张志添把对党忠诚作为人生炉火,淬炼出一身金钢铁骨的硬本领,练就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血性胆气,在危难时刻冲得上,在生死关头豁得出。
用生命赴使命,生死战场屡建奇功
“为了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这是张志添在一次请战书上作出的庄严承诺。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10月4日,超强台风“彩虹”席卷湛江,最高风力达18级。霞山区富多煤气公司3个液化石油气储罐大面积泄漏,情况万分危急,附近村庄工厂数万名群众全部紧急疏散。更为严峻的是,周边还有东兴炼油厂等10多家危化企业。在超强台风中登顶堵漏,是拿血肉之躯与死神较量。谁能上?谁敢上?老党员张志添响亮回答:“我上!”
语音刚落,他即携带器材逆风攀爬,爬一节滑一节,滑一节爬一节,短短20米用了半个多小时,这是他人生中最长的20米。登顶后,泄漏口高压气体疯狂喷射,多次堵漏都失败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也有过气馁,但转念一想,我是消防员,身后是整个霞山区人民的安危,死也不能放弃!在反复摸索中,他用杠杆压住木塞,边锤边压,一锤、十锤、一百锤……终于将木塞锤进泄漏口,3号、2号、1号罐相继封堵,成功化解一场大灾难。4个小时的搏命鏖战,湛江人民安全了,他却身体虚脱昏迷了,被紧急送医。
用青春诠释大爱,竭诚为民守初心
张志添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像牵挂亲人一样牵挂着辖区百姓。农家子弟的他省吃俭用,甚至有点“抠门”,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帮助聋哑学校的贫困学生,他却很大方。在抗疫捐款时,他动情地说:“国家遇到疫情,就像母亲生了病,我捐点钱是尽一份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助残、助学、扶贫等捐款累计达5万多元。他始终怀着对百姓的朴素情感,从未改变、日久弥深。在敬老院,有他照料孤寡老人的场景;在中小学校,有他助学的身影;在旱灾季,有他为民送水的足迹。
25载淬火成钢,25载逆火而行。张志添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用斗志豪情和无悔青春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在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质朴初心。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罗成林、吴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