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周美媒报道一则消息称,美国三大芯片巨头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其首席执行官(CEO)计划于前往华盛顿与与美国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举行会谈,希望游说拜登放弃推出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目前这次会议已经结束,至于“成果”暂未公布;该事件的背景是美商务部或最快在今年7月底前采取行动,进一步扩大相关出口管制;未来这些美国大企业不可避免地将在新的管制条例中损失惨重,拜登政府尚未准备为其买单。
消息提到,当天的会晤没有太多公开信息披露,只是提到了诸如芯片巨头高管们敦促拜登政府加快支付《芯片法案》中为半导体公司预留的政府资金,并确保美国的政策不会将芯片公司排除在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之外的问题。所以给外界的印象是:这次会谈总体上来说是“和平”的,没有出现激烈对抗的局面。正如此前官员们所提到的,他们访问的目的并不指望此举能起到阻止美政府所有行动的作用,但他们感受到了一个“机会窗口”,希望通过游说的方式让拜登政府看清现实。
23日,美国媒体转发了彭博社的报道,称当天的会议上企业代表们对拜登说了一些“较为激进”的言论,甚至有些威胁的意味。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对拜登政府的高官表示,如果他们执意要执行政策,结果让英特尔断绝来自中国的订单,那么在俄亥俄州建设“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基地”的计划也不用了。他意在强调中国市场对英特尔到底有多么重要,但美媒解读的是:帕特警告拜登,政府必须要明白后果到底是什么。
有分析则认为,英特尔等公司牵头此次会谈,目的是确保政府官员了解到,若进一步收紧对华销售芯片的规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存在所谓的“威胁拜登”的说法;况且美国政府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大企业、商会难以撼动拜登的决策。一些猜测也称,英特尔等企业另一件担心的事情则是来自中国的反制,所以他们必须要尽力表现出一副“和政府对抗”的态度。就总体而言,这次行动是做给中国来看的,让中方明白他们“无力左右事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拜登政府非但“不收敛”,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同时为拜登政府的行动做辩护,声称这些对华限制措施对大多数中美芯片贸易几乎没有影响,他还暗示将继续出台更多限制措施,但在与相关美企讨论后,这些措施才会实施。对此有评论称:“无论这是CEO们‘最后的努力’也好,联合上演的一场好戏也罢,总之事实已经摆在这里:如果中国未来做出反制,也根本不会因为这些CEO们的‘卖惨’而改变决定,美国想损害中国利益又想保全自身的好处,这些事情压根是不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