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小康报告》东台列范例城市,知名乡友重磅时评

2019-11-26   东台时空

  日前,《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9》发布,东台位列46位,比去年上升6位。被列为“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个范例城市”之一,其中只有5个县(市、区)。知名乡友袁清从“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目标与东台实施的新交通、新经济、新生态、新旅游、新生活的“五个新实践”,做了较为详尽的剖析,从县域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东台实践,诠释了“东台之治”进入了新境界。

率先全面小康范例城市的“东台境界”与“东台之治”

袁 清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日前,《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9》发布,东台位列46位,比去年上升6位。被列为“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个范例城市”之一,其中只有5个县(市、区),可喜可贺。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包括客观数据监测和主观满意度监测两部分,分别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城市治理五个领域进行监测,依次形成“小康经济指数”“小康生活指数”“小康文化指数”“小康生态指数”“小康治理指数”五个小康分项指数。东台所获得“晋位”“样板”的成绩实至名归。

和谐(陆志祥 摄)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传统思想的刚性滞阻,往往是一种无效制度安排之所以得以维持的原因。我们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下包括县域经济的治理正面临与以往迥异的环境,我们必须打破既往的路径依赖。近年来,东台紧扣“六个高质量”,践行“两海两绿”路径,奋力开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交通、新经济、新生态、新旅游、新生活的“五个新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效。

  “五个新实践”所做的探索,与“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一脉相承。“五个新实践”,有其实践逻辑、理念逻辑、价值逻辑,是东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的举旗定向,它们间互为感通,相得益彰。

  “五个新实践”是着力治理,运用一定手段和方式,对特定事物加以管理、调整、改造,使其达到有序状态的县域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东台实践;是基于“根系数”和“最优解”,寻求事物发展的“渐进性”“突变性”“条件约束”的系统思维;是在主客观条件制约和尊重主客观条件现实下,战略安排和制度落地之相互关系最生动、最深刻的实践论述;是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县域经济治理效能,提供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东台依循“高轻新智绿”导向,培植“智能+创新”的先进制造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支柱产业,半导体、机器人为前沿产业和新能源为特色产业的“3+2+1”的新兴产业体系。农业上东台大力实施一只瓜、一根丝、一篮菜、一棵树“四个一”示范特色工程,拥有4个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好味连台”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构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全国第一。东台推进的西溪景区、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安丰古镇、甘港老家“全域旅游·全景东台”,实现了文化与一、二产业的融动,形成相互支撑的部署。这是东台亮丽的“小康经济指数”成绩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更加重视人文的力量,“人文红利”呼之欲出。“人文红利”,是经济学的宏观视角,深入到管理学的微观视角。众所周知,“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人文红利”更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考量,所描述的人的素质,不仅是能力和知识劳动基础,更看重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指数、心智品格。东台教育实现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新图书馆、城市书房、海春书局等的相继实施,是人文建设的新境界。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说:“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胜过欧洲人,那为什么近代生产力的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 “李约瑟之问”至少给了我们包括世界发展的一个启示:世界发展面临多次数、多维度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生态文明的建设,正是寻求人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

《绿满仙湖》 严海长

  今年7月黄海湿地成为全国首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东台拥有“世遗湿地、平原森林、候鸟天堂“的“三张金名片”。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东台“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样态。结合较高的“小康生态指数”,这是东台列为“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个范例城市”的重要支点,勾勒出东台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着力经济,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价值优先、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变化轨迹,更诠释了“东台之治”进入了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