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文昌椰子半海南”,此言非虚,文昌的椰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海南全省的43%以上。
若你享受过了碧海蓝天白沙滩,就应该来文昌感受一番椰影婆娑夕阳斜,把不一样的美景留在心底;若你吃腻了鸡鸭海鲜等等“硬菜”,就应该来文昌品尝一些椰子船椰子饭,将大自然的馈赠留于唇齿间;若你不再爱星级酒店海景房,就应该来文昌感受一晚百年,在椰香之中酣然入睡。
一:道一道文昌
文昌,古称紫贝,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为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所在地,是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也是三沙市后勤保障基地。
1995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文昌县,设立文昌市(县级市),其管辖范围不变,属海南省直辖县级市。1996年4月5日至20日,文昌举行撤县设市庆祝活动。
1:地形地貌
文昌市属于低丘台地平原地带,地势由西南内陆向东北沿海倾斜。东北部地势平坦属于平原阶地,西南部地势起伏不平,属于低丘台地。文昌市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风雨林区。因地近海边,海岸线长,海洋潮湿的气流不时侵入,所以沿海具有热带海岸植被景观特色。文昌市河流诸多,水源丰富,地下水蕴藏量大,水质较好。
2:历史文化
海南原为黎族聚居地,宋朝时期汉族从闽南莆田移民第一站为文昌,所以文昌属于闽南文化圈。后黎族渐渐退往五指山移居,汉族在沿海逐渐兴起,现文昌是海南唯一一个没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间谚语“定安无海,文昌无黎”折射了文昌属于海南的“无黎区”。
文昌话,系汉语闽南方言系统,与福建话、潮州话、雷州话和台湾话较为接近,其中文昌话语音清晰,影响较大,被视为海南话的标准语。海南话是以文昌话为代表,是海南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海南话新闻所使用的语言、海南戏琼剧的标准唱腔。
3:地方饮食
文昌饮食以清淡甜鲜为主,其中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新加坡国菜“海南鸡饭”的发源文昌鸡就诞生于此,海南有无鸡不成席之说,宴席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文昌鸡了。文昌各镇都有本地特色的美食,有名的还有四大名粉之一的抱罗粉。糟粕醋、全家福、牛肉干,龙楼海鲜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在海南当地习俗“全家福”是宴席中第一道菜,也成为头盘菜。
文昌鸡
二:文昌椰子
椰子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中国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均有栽培。
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椰子适宜在低海拔地区生长,适宜椰子生长的土壤是海洋冲积土和河岸冲积土,其次是砂壤土,再次是砾土,粘土最差。
文昌椰子果型近圆形或卵圆形,果皮和种壳较厚,鲜果清香,果肉白色嫩滑,椰水甘甜香纯。琼北地区种植椰子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该地最早记载到椰子的文献是明代正德《琼台志》:“树如槟榔,状如棕榈,叶如凤尾,高十数丈。有黄、红、青三种,黄性凉,青热。出文昌多。”虽是寥寥数语,却能将椰子树的外观、品种、特性和主要产地悉数涵盖。说到黄椰性凉、青椰性热,海南民间迄今仍有此说法,而红椰则介于二者之间,不凉不热——性平。
《琼台志》还辑录了宋代诗人赵升之的《椰子》一诗:“落蒂累累入海航,枯皮犹吐绿芽长。金丝发裹乌龙脑,白兔脂凝碧玉浆。未许分瓢饮醽醁,且堪切肉配槟榔。当时曾挂将军首,此说荒唐未可量。”
文昌市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四季常青,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文昌市植物种类繁多。土地组成以泥沙土为主,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林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