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与异性同伴间的交往会有着“过分”的关注,似乎走得近一点就要被提醒不要早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好的玩伴和早恋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父母们也有必要教会孩子怎样和异性同伴相处才是恰当的。
重庆的王先生很好奇孩子放假一直窝在家里,也不出去玩,在家究竟在干什么。于是趁着周末他悄悄地把监控打开了,想着看看孩子究竟在家里玩些什么!结果王先生看到的一幕令其非常的震惊,并且大呼“不知廉耻”。
原来孩子当天本来是一个人在玩手机,玩了一会就打电话给女同学,让同伴来家里玩。然后两人一起玩手机游戏,期间很少交流。玩了一会儿两个人有点累了,就躺在沙发上,女生躺在王先生儿子的后面,两个人专注地看着手机。王先生表示这样的举动自己很难接受,认为两个孩子的动作亲密,就是不知羞。
对此网友表示,王先生完全就是瞎担心,这孩子不会早恋,因为两个孩子显然对于谈恋爱来说,更加在意游戏。也有网友表示,王先生应该关注下如何引导孩子和异性保持交往的距离。那么,对于孩子与异性同伴的相处,家长们应该怎么教育引导呢?
教育孩子保持交往的边界感。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言行举止并没有过多的教育引导,甚至大人自身也不注重行为边界感。比如说在孩子面前也会有一些亲昵的行为,这就造成了孩子对于异性的相处也很少会边界意识。
引导孩子注意“男女有别”。在孩子3岁后就开始有行别意识,所以家长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对孩子的性别意识方面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就像节目中,杜江会教育儿子嗯哼不要随意偷亲小泡芙,这样不礼貌。
教育孩子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家长教育孩子自尊自爱,掌握交往的尺度应该趁早,这样更加容易被接受。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对于这种尺度的把握更加重要,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对方同样重要。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体现在对成绩的重视上,对于孩子言行举止上的教养也很重要。与异性相处时,家长过分的阻止会导致孩子交往障碍产生,但是不作出适当地提醒孩子又会缺乏边界意识。所以家长掌握教育引导的契机也很重要,同时也要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
大家对于孩子与异性的相处有哪些建议呢?对此有哪些想法呢?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