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古定…任你选”,玉林一家长3.8万买到“漏嘢”入学通知书
又是一年开学季,就在家长为自己孩子拿到入学通知书而高兴时,福绵区的赵敏(化名)却是高兴不起来,他花了3.8万元却买来一张“漏嘢”入学通知书,儿子就读城区学校的美梦破灭不说,能否入学还是一个未知数!8月27日,玉州警方破获这个以帮助家长办理儿童入学,就读理想学校方式实施诈骗案件,初查共有33名家长受骗,涉案金额80万元。目前,嫌疑人谭某铭、晏某容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嫌疑人被拘留
花3.8万元,买了张假的入学通知书
赵敏是福绵区人,前几年在玉林城区购房、经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把户口迁至玉林城区居住地。今年儿子已经到了读小学年龄,按照相关政策,儿子需回到福绵老家小学就读,但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赵敏一直在寻思着把儿子弄到玉林城区的学校就读。
6月的一天,赵敏的一位亲戚称,她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在教育局上班”,能把小孩弄进“靓学校”,“东环、东成、石棠、万秀、古定任你选!”一番考虑后,赵敏决定把儿子弄进东成小学,随后他把3.8万元现金交给亲戚,随后该亲戚把钱交到一名叫晏某容的女子手中。
嫌疑人晏某容
不久,赵敏便拿到一张盖有“玉林市教育局”公章的收据,“看到这张这么正规的收据,当时我想着儿子进‘靓学校’有望了,却没有怀疑过它的真伪。”接受记者采访时,赵敏懊恼地说。
8月24日是小学录取结果公布时间,当赵敏在招生官网上查询时,却发现儿子并没被录取,于是他连忙联系晏某容,晏某容回复称“你们的名额是特招的,所以不会出现在官网里,但事实上已经被学校录取了。”
当天晚上,赵敏拿到一张没有盖章的“东成小学录取通知书”,当他就此提出疑问时,晏某容表示“没事的,你拿过去报名就行了”。
次日,当赵敏拿着这张“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时,学校称该通知书是假的,“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后来,她急忙联系晏某容,但手机已经打不通了。27日上午,赵敏拨打110报警。
以办入学为由,情侣诈骗了80多万
接到报警后,名山派出所立刻介入调查。经过侦查,民警获悉嫌疑人在南桥市场一带活动,民警迅速前往抓捕,很快,嫌疑人谭某铭、晏某容落网。
经审讯,谭某铭(男,32岁,玉州区人)、晏某容(女,29岁,玉东新区人)对编造虚假事实,以能帮助家长办理儿童入学就读理想学校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谭某铭供述,今年6月初,他一名自称在玉林市教育局招生科当科长的朋友马志远约他在玉林市教育局门口见面,马志远称,他手头上有25个名额可以安排学生到玉林市各小学、初中读书,每个名额是5000元。想到自己待业在家多时,可趁着机会加钱转手入学名额赚点钱,于是他便答应了马志远。
嫌疑人谭某铭
随后,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曾在茂林某小学当过老师的女朋友晏某容,让她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消息。晏某容于是便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了“能办理小孩就读理想学校”的消息。
很快,众多朋友、同学、朋友的朋友联系晏某容,与此同时,“办理费”也纷至沓来,至案发时,谭某铭、晏某容共收到33名家长共80多万元。
拿到这些钱后,谭某铭按约定“给了马志远16.5万元”,到了8月24日,交了钱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未能录取后,立刻找上谭某铭、晏某容,于是两人把31万余元退还给部分家长。
根据初步调查,谭某铭口中的“马志远”根本不存在,“马志远”是谭某铭为逃避责任而编造出来的,他本人也知道根据相关招生政策,这些受害人的孩子不可能读城区学校,是贪婪导致他迈出了犯罪的脚步。
目前,因涉嫌诈骗罪,嫌疑人谭某铭、晏某容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追赃中。
来源:玉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