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隐藏着一个完整的地堡群 刚修好小鬼子就投降了

2022-03-08   王喜庆

原标题:大山里隐藏着一个完整的地堡群 刚修好小鬼子就投降了

近年来在太行山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地堡群。它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曹泉村北的鱼脑梁上。之所以难以发现:一是当年修完不久日寇就投降了,历史上影响不大。二是这个地方交通极为不便,一般很少有人前往。

为了前往拍摄我提前做了作业,并且联系了当地的朋友。在设置导航的时候本应直接设置曹泉村,却灵机一动看到了“曹泉地堡群景区”,而正是这个错误的设置让我一头钻进了冬天荒芜的果园。或许导航也没错,它告诉我左侧三百米就是地堡群,可惜三百米已经在山梁的另一侧了,况且不远处还卧着几条虎视眈眈的大黑狗。这个错误的设置让我在这个果园里被困了近两个小时,究其原因一言难尽,不过是误踩了地头蛇而已。

去往地堡群的路很是狭窄,首先要穿过曹泉村,村内的道路逼仄而坎坷,我是在朋友的视频指导下走的,即使是这样有些弯路也让我这个玩自驾的老司机头大。如果没有人指导,恐怕走错了都不好调头。我看村内的老乡也把自己的私家车停在村外,村内的确没有停车的地方。

鱼脑梁,是位于井陉县天长镇曹泉村与秀水村之间的一条山梁,三面沟壑、易守难攻。这个地堡群在山脊上呈南北一线排列,有四个地堡和一个炮楼组成,并且全部由地下通道内通行,全长约一公里左右。它的主要任务是防御来自西部山区的威胁,保卫东部被日寇占领的井陉正丰煤矿。

这个建筑群十分坚固,由青石和水泥粘合而成,半个多世纪过去,几乎没有任何塌陷,只是外部的厨房、厕所、宿舍没了屋顶。当年对于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来说这无疑是天花板级的防御,话又说回来,对于善于夜战和摸哨的土八路来说也并非难事。

地堡内所有的射击孔内窄外宽,方便防御,大约在30X40公分之间,通道中大约每3、5米就有一个瞭望孔,这些瞭望孔还兼具了照明和通风的作用,所以里面并不暗闷。只是没有发现当年的水电设施。如果不是地面有许多乱石,通道内双人行走几乎没有问题。

据井陉县《井陉文史》《日伪时期的曹泉碉堡》记载:“半山腰周围还用石块依地形垒砌高低不等的围墙,距碉堡最近的18米,最远的60余米。”而今围墙已经看不到了。文章中还介绍说:1943年春天修建时“民夫们消极怠工,经常逃跑,干到下午就所剩无几了。到1943年秋末碉堡才修建完毕。”1944年八路军开始了大反攻,1944年底曹泉鱼脑梁地堡群的日军被迫撤离,龟缩到了正丰矿内,次年就投降了。

这个地堡群是二战时期日军侵华的铁证,对于子孙后代有着重要的实物教育意义。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的祖国虽然强大了,但是也不能忽视群狼环伺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通过这种红色旅游提高全民励精图治、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