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曾经是官方认证的“移民中转站”

2023-11-09   车解读

原标题:莆田,曾经是官方认证的“移民中转站”

文:闻道图:全景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一块长满蒲草的海岸边,莆田,被人相中,成为人们的逃亡地。时间如同木兰溪的流水,静静地流淌在南北洋平原上,

战乱南迁,成了人们的逃亡地

《闽中记》:“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郑、罗先入闽。”

中原大规模的南迁

福建的第一大姓,“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迁入的,到了唐代,莆田林氏可谓盛极一时,林禄的十六代裔孙林披生了9个儿子,全部当了刺史,历史上称为“莆田九牧林”。

比较出名,移民潮呼之欲出

到了

南宋末年,蒙古挥师东南,莆田在陈瓒、陈文龙叔侄的坚守下苦苦维系,后城破兵败,幸运逃出的后人则继续带领乡众辗转至漳州、潮州等地,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后来蒙古人又杀到漳州、潮州,所以到潮汕的莆田人又辗转到了海南。

“官方认证”移民中转站

元末年,朱元璋打败了元朝统治者和各路农民义军,建立了明朝。

但是因为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人都变少了,地变少了,也没有生产力,皇帝打完了胜战,当然想恢复国力,其中一点举措是,把

比如潮汕那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可跟元朝打战的时候,由于反抗激烈,所以人变得非常的少。那时中原地区战乱方息,瘟疫又起,所以大家伙都想南下。

皇帝虽然倡导奖励移民,但是时局还不稳当,怕

意思就是你想南迁到哪里,必须先到我指定的地方集中报道,等候官府放行,然后才能去周边的地方。

三种形态的对外移民

莆田作为移民中转的其中一个重要点是战乱,那么同样重要的是:

在宋,元、明等几个朝代,那时起,莆田科甲鼎盛,当官的人非常多,文化先进,官员上任后落籍外地,很多到了潮汕一带。有很多官员到了潮汕一带就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这种中转算是一种文化输出吧。

最后还有一点: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行下,也有些移民是因为贸易经商,又移民到南下到粤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