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升后,小麦恢复生长,全田有半数以上麦苗心叶新长出部分达2cm左右,此时小麦进入返青,从返青开始到起身之前,时间历时约一个月,属于小麦苗期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称“小麦返青期”,小麦在这个时期的生长主要是生根、长叶和分蘖,此时的农事管理主要促使小麦晚弱苗升级、控制旺苗徒长、调节群体大小和决定成穗率高低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
春季麦田杂草防除建议
在去年冬天没有进行化学除草且田间杂草发生严重田块,春季应抓紧时期进行防除。由于春季小麦返青后,适宜进行化除的时间比较紧,而且气温不稳定,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
因此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喷药时间必须掌握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小麦拔节后不得继续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发生。
施药前注意天气变化,施药前2~4天内有强降温时,不宜用药。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增减,对一些新的除草剂品种,切不可盲目使用。
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做到不漏喷、不重喷。
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正确的除草剂类型。
追肥建议
返青肥要根据小麦长势和分蘖情况进行追施。对于冬前长势较弱、分蘖较差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顶凌施肥)。如果因缺磷导致分蘖较差,有条件的麦田最好应混合追施磷酸二铵每亩10千克左右。此类情况返青肥对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增加亩穗数有重要作用,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但对于分蘖较多的一类苗,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或者少施返青肥。或者推迟到小麦起身时追施,以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的目的。
浇返青水建议
由于早春温度变化大,冷暖气流频繁交替流动,所以此时浇水量以浇小水为主,一定不要大水漫灌。防止倒春寒,温度突然下降,地面温度过低对小麦造成冻害。在冬天之前,抢墒播种,所以冬前水可能没有及时的去浇。耕地质量很差、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小麦个体发育不良、群体小、严重干旱的麦田,需要及时浇返青水。当日平均温度达到3℃或更高时,就可以浇返青水了。一般只要麦田墒情好,我们就可以选择推迟或者不浇返青水了,可以到小麦拔节期再浇。
入春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小麦的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等病害将开始又一次的侵染扩展高峰。
纹枯病
小麦返青期扩展发病,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褐色的病斑,拔节后病斑扩大连片,成云纹状花秆,病菌由叶鞘侵入茎秆并绕茎一周后,就会出现枯白穗,并易造成倒伏。
茎基腐病
这是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一种小麦病害,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小麦出苗期就可感染,返青后在茎基部扩展,拔节抽穗期感病植株茎基部变为茶褐色,田间湿度大时茎节处可见粉红色霉层,成熟期严重病株产生枯死白穗,籽粒秕瘦甚至无籽,对产量造成影响。分析原因,小麦玉米连作及大量秸秆还田造成病菌的积累是这一病害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全蚀病
主要为害小麦的根系和茎基部,造成根系和基部茎秆发黑,后期出现成片死亡白穗。
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病部位主要在小麦的根和茎基部,后期造成小麦的白穗,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小麦拔节抽穗后再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由于小麦长势旺盛封行茎秆较高且喷水量较少,很难将药液喷到植株的下部。即使选用内吸性杀菌剂,也往往由于药剂仅向上传导而不能到达发病部位,再喷雾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等茎基部病害,效果很差甚至无效。所以说,小麦返青期是防治这类病害的最佳有利时期。
它们危害小麦幼苗,症状多样。如果说有哪些共性,小麦苗期叶片发黄、苗稀、死苗可以算的上。
比如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都会造成麦苗发黄,它们都是真菌病害,发生初期都能表现黄叶,但病斑发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状有所不同。共同点都是依靠土壤传播病害。
纹枯病: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在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
全蚀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根的表面有葡萄菌丝。
根腐病:发生在根部,小麦播种后遇到根腐病病菌侵染种子时,芽鞘变褐色,影响出苗,严重时会引起腐烂死亡,导致植株不能正常发芽出苗。小麦出苗后根系遭到侵染为害会形成褐色或黑色斑块,随后会蔓延至茎基部形成褐色条斑,严重时会因为茎折引起植株枯死,生育后期即使植株不倒,也多会提前枯死,植株青灰色,造成白穗不实,拔起植株根毛和主根表皮会脱落。
小麦种子播下去后,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对种子进行啃食破坏,导致要么不出苗,要么出苗后苗弱发黄,主要原因还是播种时没有拌种。
小麦蚜虫:麦蚜虫主要采用针刺的方式吸食小麦茎秆、叶以及小麦灌浆期时嫩穗的汁液来生长繁殖。汁液也相当于人的血液,因此,小麦如果任其吸食会因枯萎衰竭而死。
小麦红蜘蛛:麦蜘蛛主要刺吸小麦汁液,在植株叶片上留下黄白色小斑点,随后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表现矮小,严重时整株焦枯不能抽穗,甚至枯死,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幅度减产。一般拔节期,麦圆蜘蛛为害较为严重,而在孕穗至抽穗期,麦长腿蜘蛛田间虫量大,为害重。
搞好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不仅能确保小麦苗齐苗壮,还能有效延缓和减轻后期病害的发生,为夺取小麦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麦苗发黄也有可能是小麦缺素引起的,缺磷、缺氮、缺锰、缺钾均会导致小麦发黄。另外小麦苗期气温低,可能会遇到冻害。要注意冬灌,冬灌不仅有利于防止冻害死苗和越冬保苗,还能减轻早春寒害、旱害和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是预防小麦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
【声明:本文来源龙池农业服务中心,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