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老祖宗的这2句箴言,也就读懂了“人道”

2019-06-26   琢磨君

本文由百家号【琢磨君2019】原创首发,欢迎大家转发分享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击标题下蓝字“琢磨君2019”关注,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深度、广度、正能量的国学文章。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即人们受到一次挫折,得到一次教训,便增长一分才智。如果是这样,每次智慧的获取都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然而生命只有一次,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那么,有没有其他获取经验教训或智慧的好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妨多向聪明的古人学习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老祖宗总结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若能读懂了老祖宗的以下这2句箴言,也就读懂了“人道”。大道至简,读懂了老祖宗的这2句话,我们也就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八章

这句话是老子在解释何为“上善若水”时详细说明的,即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老子认为“至善之人”应该像水一样,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也应该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具体来说就是:

1、人应该像水一样,处于谦卑之位,虚怀若谷,避其锋芒,这样才能积蓄大智慧和厚德。

2、内心应该像水一样沉默,深不可测,不急不躁,善于保持沉静,这样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3、与人交往时候,应该像水一样仁厚,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

4、说话像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5、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善于精简处理。

6、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善于发挥所长。

7、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大道至简,我们若能读懂了老祖宗的以上这句话,明白“7个善”的真正含义,多将做人做事和“水”联系起来,我们也就明白了做人的真正道理。

2、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处世悬镜》

《处世悬镜》,顾名思义,是的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其作者是南北朝人士傅昭。傅昭一生潜心研究为人处世之法,身处纷繁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仕齐官至尚书左丞,仕梁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活了75岁,也算是福气满满,福报多多。

傅昭的成功秘诀便是他在《处世悬镜》中高度总结的处世“九字箴言”:行、识、藏、舍、曲、止、忍、厚、信。有人说,读《处世悬镜》,犹如一位慈祥而睿智的老者,在一点一滴地向我们讲授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学问、处世的真经。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九字箴言”真正含义!

1、行为上;

知易行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业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路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所以,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时候,行动都要放在第一位,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常言道:“实干兴邦”,事业是靠行动干出来的,幸福的人生也是双手打拼出来的,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

2、识为先;

光有行动而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见识积累,那就是鲁莽和蛮干。所以,我们在行动前,要先做足“识”的功课,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也!

“识”就好比战略,行动就好比战术,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所以,行动前,在“识”这个战略上面做到了勤奋,才能在后面的行动上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3、藏者盛;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越是锋芒毕露,喜欢骄傲和炫耀,越容易招致失败和祸患,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越是聪明人,越懂得内藏“才”和“财”,有才能不炫耀,有财富不炫耀,最后才能保全自己,善始善终,笑到最后。

4、舍者得;

舍得是一种为人处世大智慧,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正如曾国藩所说:“轻财足以聚人”。李嘉诚舍得让利合作伙伴的故事众人皆知,他曾叮嘱儿子说:“你和别人合作,假如利润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或许,舍得精神就是李嘉诚成功的秘诀之一。

5、曲为聪;

《处世悬镜》云:“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大丈夫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做人可以不圆滑,但至少要圆通,因为不懂得变通的人,人生的磨难和曲折更多,而且大多是没有必要的。

曾国藩在《挺经》刚柔篇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可见,做人过于刚强容易折损,人至察则无徒,懂得刚柔并济,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6、止为智;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能够把握做人做事尺度,懂得点到为止的人,才算是真正大智慧。现实生活中,诱惑太多,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该收手时候不收手,就会引火烧身。

任何事物超过的一定限度,就会往相反方向发展,比如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等等。我们若能在灾祸或者不幸发生前,敏锐差距隐患,及时止住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这就称得上是“智”!

7、忍为要;

常言道:“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则能成常人之不能成”,人生磨难和挫折很多,但我们若忍住了,坚持下去了,不抛弃,不放弃,则可以笑到最后,正所谓是“吃不得苦,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成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上面许多伟大人物都是百忍成金的,比如越王勾践、刘邦、刘备、司马懿、曾国藩等等。正如曾国藩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有恒,能忍,才是成事的关键。

8、厚者成;

古语云:“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人或家庭有忠厚老实的家风,才能传家更加长久,保持兴旺发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厚”这种品质的人更容易成功。

也正如曾国藩所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真诚厚道终究会战胜虚伪和投机取巧。所以,厚道之人必有厚福,也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9、信者无敌。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一个人不讲诚信,一时投机取巧,或许可以暂时获利,但他失去的是无价的信用,逼迫自己路越走越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唯有诚实守信的人,建立起了好的口碑,才更能获得大家赞许和认可,继而事业做大、做长久,这便是信者无敌!

老子对于“上善若水”解释的“七个善”,以及《处世悬镜》的“九字箴言”,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为人处世的真理。我们若读懂了老祖宗的以上2句话,也就明白了“人道”——做人的道理。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发表您的看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