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北华五及主要985专业分数大PK:武大华五之下无敌手!(山东版)

2023-08-09     星球数据派

原标题:2023清北华五及主要985专业分数大PK:武大华五之下无敌手!(山东版)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

最低投档分是指某个学校或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数线。过去多年来,最低投档分往往是考生心中的参考依据,因为它代表了能够直接进入该学校或专业的最低门槛。然而,随着高考竞争的激烈化和各地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各校招生手段的推陈出新,最低投档分已不再是一个能客观全面衡量一所高校生源质量的准确指标。

与最低投档分相比,按照各专业分数进行排名的榜单和最高分相对而言更有参考意义按照专业分数排名的榜单能够反映出不同专业的竞争情况和录取标准,有助于考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哪些专业更受欢迎、竞争更激烈,从而在报考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最高分也是一个有参考意义的指标。最高分代表了某个学校或专业录取的最高水平,通常与该学校或专业的教学质量、学习氛围等有一定的关联。如果一个学校或专业的最高分非常高,那么可以暗示该学校或专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其教学质量可能会比较出色。

基于此,本系列文章将聚焦山东、浙江、重庆、河北、辽宁等公布了各校各专业投档分数线的新高考省份的高考分数情况,在全网开始探索史无前例的全面系统按照专业分数排列的排名体系。今天我们从山东开始探索中国名校专业分数排名的真相。

1 2023浙江、山东高考加权平均录取分数排名

山东和浙江作为我国唯一采用3+3不分文理新高考模式的两个生源大省,分别代表了北方生源的最高水平和南方生源的最高水平。两省作为南北方的代表,院校偏好虽然略有区别,但整体大格局十分趋同,说明随着信息日益对称,全国各省民众对于各大高校的认可度和认知水平在加速趋同

从两省整体格局看:

  • 北大、清华Top2的顺序完全相同
  • 华五略有区别,主要在于浙大和交大是否在该省投放农学等低分特殊专业,如无特殊情况,华五的基本顺序高度趋同

华五之下,两省认可度区别较大:

  • 哈工大、北理工、西交大在山东全部位居10-15之间,而在浙江三校则处于19-21之间,说明三校在北方市场相对更加强势
  • 武大、华科两省排名均在11-15之间,说明两校南北方通吃,认可度很均衡
  • 同济在山东位居14,而在浙江位居前10,充分体现了地域优势
  • 南开在山东位居16,而在浙江则位居23,说明南开在北方比在南方认可度明显偏高;厦大则和南开相反
  • 成电、天大、对外经贸和川大在山东、浙江两省的排名完全相同,说明这几所院校的南北方认可度趋于平衡,而且两省考生并未受到张薇事件的干扰,颇为成熟

2 2023清北、华五人、中九专业分数两两PK

一、清北、华五人终极PK:浙大两极分化,人大高分颓靡

二、以武汉大学为基准的大PK

1、武大 VS 南大:南大胜出

2、武大 VS 北航:北航胜出

3、武大 VS 北理工:北理工胜出

4、武大 VS 华科:旗鼓相当,武大略胜

5、武大 VS 哈工大:各有千秋

6、武大 VS 西交:各有千秋

7、武大 VS 南开:各有千秋

8、武大 VS 中大:武大完胜

9、武大 VS 厦大:武大吊打

10、武大 VS 川大:武大完胜,但川大高分段亮眼

11、武大 VS 同济:武大基本追平

12、武大 VS 天大:武大吊打天大,天大毫无招架之力

13、武大 VS 上财:上财毫无招架之力

14、武大 VS 山大:武大碾压

三、以四川大学为基准的大PK

1、川大 VS 浙大:浙大胜出

2、川大 VS 天大:胜负难判,加权平均已只差之毫厘

3、川大 VS 中大:中山占优,但高分段川大甚至更强势

4、川大 VS 厦大:厦大下限占优,但高分段被吊打,去掉医学差距也不大

5、川大 VS 山大:川大完胜

6、川大 VS 吉大:川大完胜,确实不再适合捆绑

7、川大 VS 北师大:北师大下限占优,川大高分段占优,全面包围

8、川大 VS 上财:上财占优,但优势在削弱

9、川大 VS 贸大:贸大下限占优,但同专业如金融竟然已不如川大,整体而言,对川大已经毫无优势

10、川大 VS 北外:川大完胜的时代到来

11、川大 VS 西工大:西工大下限占优,整体很难说

12、川大 VS 成电:成电整体占优

13、川大 VS 南开:南开整体占优,下限优势明显,但高分段劣势也很明显

四、以西安交通大学为基准的大PK

1、西交VS 华科:旗鼓相当

2、西交VS 哈工大:旗鼓相当

3、西交VS 北理工:北理工胜出

4、西交VS 南开:各有千秋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还想看哪些名校之间的PK呢?评论区告诉我!安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bf2763ceddcc019dd48a886bc8da7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