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成大器,就看有没有“中庸思维”
文|小麦
写最暖心的文字,治愈孤寂的心,关注我,温暖你。
-01-
小孩的世界,非黑即白,非好即坏,他们的世界里是没有中间状态。
随着你的成长,你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这种思维上的坏毛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很多时候无法谈对错,也不是非黑即白。
如果一个成年人走上社会,依然是这样的认知,那么他一定会挫折连连。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更是如此,走得太近,需要沉淀,需要考验,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
黑格尔曾说,存在的即合理的,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正确的思维应该是:任何人、任何事绝不是简单、绝对、一成不变的,必须因情因势因时因地做出判断。
中庸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02-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是守正道、正统,走中正之道,强调为人处世的分寸把握和理性智慧。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分,“过犹不及”。
有的时候,做人还是糊涂一点为妙,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得罪很多人。
人,最好的处事方式,便是“知世故而不世故”。难得糊涂是中庸的表现之一,就是做人不必太较真,要留有余地,不必与自己和他人为难。
做人,还是要糊涂一些好,不要太过于精明。在尘世间游荡,保持自我的一个进退,才是重要的事情。
-03-
经历了过半人生,一切大彻大悟之后才会明白:人生高境界,莫过于“难得糊涂”。
糊涂,不是笨,而是一种乐观。我不和你计较,远离是非。
一个人要做到难得糊涂,就应该具备宽容的美德。
聪明难,糊涂更难!因为糊涂比聪明,需要更多的隐忍,更宽的心胸。
事事太过计较,太过精明的人,很难幸福。有些事情上适当糊涂,看似装聋作哑,实际上却是大智慧!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很多场合都要求我们“不要太过明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能长久。
-04-
人,有时候要学会装傻,不然别人老觉得你好欺负!
装傻也是一种哲学,糊涂一时,但不要糊涂一世!
做人本身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活得认真,必然痛苦,活得洒脱,必须要豁达。
糊涂不出风头,能避免站得高摔得疼。糊涂暗中助人,能在不知不觉中赚足人情。 糊里糊涂,也是一种幸福,顺其自然,把心放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做人别精得过火,与人相处,别事事较真。精明不是智慧,而是耍小聪明。
想快乐,很简单,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清醒时,不用含糊,糊涂时,不用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