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怒杀杨修之后,专门去试探其父态度,杨彪一句话便解除危机

2024-01-16     花西亦花心

原标题:曹操怒杀杨修之后,专门去试探其父态度,杨彪一句话便解除危机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一生征战无数。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百姓生活得到稳定,崇尚法治,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还招贤纳士,大力重用人才。

杨修就是曹操非常看重的一位人才,一路跟随曹操征战,期间帮助曹操出谋划策,深得曹操赏识,但是最后却被曹操给杀了,死之前杨修竟然说自己早就该死了!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了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曹操出生于宦官家,从小便对政治有一知半解,在黄巾军即将占领兖州,在兖州制造一场又一场混乱的时候,曹操便找准了时机,将小兖州做地基,开始一步步夺取天下的计划。于是买通兖州当地的官员,一举将黄巾军攻下,三十多万黄巾军收入囊中。

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百姓生活逐渐安定。由于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百姓的收成甚微,再加上千军万马的军粮,百姓负担加重,曹操及时的看见了这一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并且实行屯田制,军队也开始种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

他的诗歌在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首首佳作脍炙人口,像《观沧海》《短歌行》等多首诗流传到现在,经久不衰。诗里不仅蕴藏着他个人的伟大抱负,还充满了一个将士的豪情。曹操十分重视文化,这使汉末时期的文化蓬勃发展起来。

那个人就是杨彪的儿子杨修,杨修自小好学,在殷实的家庭背景之下的杨修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再加上他异于常人的天分,杨修从小就出了名的有才华,饱读经书,在国家大事上更是有着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来千里马遇伯乐,杨修成了曹操手下一位炙手可热的大臣。

经常在曹操身边美言曹植,因此曹操也开始更喜欢曹植了,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沾鞋的,曹操很快就知道了杨修在暗中帮助曹植,所以开对杨修心生厌恶,最后也没立曹植为王。曹操非常讨厌自作聪明的人,但是杨修从小在人们称赞的声音中长大,难免有点自负。

这确实有点抢曹操的风头,行为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杨修不以为然,仍旧我行我素。还有一次曹操要整修丞相府,完成大门的装修的之后,曹操来到跟前查看,当即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这是杨修又自作聪明了,立马下令让工匠把大门改的小一些。

原来是曹操在一场战争中陷入了一种难上难下的困境,撤退怕丢了面子,进攻又有危险。所以在中间进退两难,一天夜里,曹操将要休息的时候,一位将军来核对今天的军令暗号,曹操说了句“鸡肋”,但是将军不明白,在杨修得知之后立刻擅自作出决定。

擅自自作聪明,搞得军队乱了阵脚就是有罪。据说杨修在死之前说了一句,“我早就该死了”,不知道他是不是反思了自己种种行为的不妥。所以在死之前才忏悔。就在处死杨修不久之后,曹操回京探望其父亲杨彪,杨彪一肚子怨恨说不出。

但在曹操询问他近期为何瘦的这么快的时候,神情悲伤的说出“愧无金日单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舐犊之爱”,这也是成语“舐犊情深”的出处,曹操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作为君王的他一次次的被杨修整的颜面尽失,只能说杨修的情商真的是有待提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b4b2427cef7ee7e18fca34e0457ab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