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5年,致死率99.99%,这种病毒潜伏在我们的身边

2024-06-03   爆漫画

狂犬病,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

人畜共患的疾病。

狂犬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

潜伏期多为1—3个月,

期间无症状。

但也有长达25年才发病的病例。

因为病毒尚未占领主要位置:脊髓和大脑,

所以暂时没“攻击”人体。

前驱期,也称发病早期,

大约2—10天。

会出现疲劳、头痛发热、厌食,

曾被感染的伤口处可能会痒、麻、痛,

还会出现恐惧、焦虑、易怒、失眠等情绪问题。

急性神经期,多为1—3天。

有两种表现:狂躁型和麻痹型。

·狂躁型:会出现狂犬病的典型症状,

如畏风、恐水、吞咽困难,口渴但不敢喝水。

此时病毒已侵入大脑,为制造更多的病毒,

感染者会分泌大量唾液,唾液里有病毒,

所以身边人要避免伤口触碰到他们的唾液!

感染者恐水,是因为水会稀释病毒含量,

所以病毒会控制大脑,让感染者怕水,

并让他们咬人,达到传播病毒的目的!

·麻痹型:也是狂犬病晚期,

不再亢奋、恐水,人体的重要器官已经被病毒严重损伤,

继而出现肢体瘫软、腹胀、大小便失禁等,最终死亡。

从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

属于可防不可治的疾病,

一旦发病,

致死率近乎为100%。

大多数人以为狂犬病,

仅指被犬类袭击后才会感染。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三类风险型动物

高风险:1、狗、猫(含家养和流浪);2、蝙蝠、獾;3、其他食肉型哺乳动物

低风险:1、牛、羊、马、猪等家畜;2、兔、鼠(含龙猫、仓鼠)等啮齿动物

无风险:鱼、龟、鸟类等,所有哺乳动物意外的动物不具传播性

据WHO统计,

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

15岁以下儿童占40%。

务必看好自己的孩子,

一些被动物抓咬的伤害是隐性的,

要及时检查手、腿等暴露在外的部位。

两种处理伤口的方法:

绿灯-无破损: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的唾液、排泄物(包括尿、粪、呕吐物)。无风险,清洗接触部位即可。

红灯-有破损:被动物抓咬,无论伤口是否有破损。或者原有的伤口,接触动物的唾液、排泄物。先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对伤口进行15分钟的冲洗后,去医院打疫苗。

分不清皮肤是否有破损,可以用酒精擦拭,

有疼痛说明有破损,反之则安全。

感染狂犬病的概率只有0%和100%,

如被动物伤害,

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种疫苗,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心理。

漫 画 精 选

夏季为高发季,请转发给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