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代币做市业务曾是加密货币市场中的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然而,随着成本的不断攀升和数字货币市值的缩水,这一领域的利润开始受到冲击。近期,一些交易所的破产事件以及数字货币市场的动荡更是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做市商们开始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降低未来潜在风险对自身利润的影响。
做市商们意识到将风险分散到多个交易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他们越来越多地在交易场所之外存储数字资产,并将其作为抵押品来借入代币,然后部署到加密货币平台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某个交易所出现问题导致无法访问,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其他交易所获得自己的数字资产。此外,通过使用中介机构进行交易,做市商们也能够减少直接面对市场波动的风险。
一些做市商开始转向专门的场外托管服务提供商。这种服务可以提供更好的杠杆抑制和更高的安全性。通过将资产存放在托管人或主经纪商那里,即使交易所倒闭,投资者也只有从贷款人那里获得的代币会面临风险。然而,使用这种服务也会带来额外的费用,并且具体影响因公司而异。
对于整个做市商行业来说,FTX的破产是一个警钟。过去,将资产留在交易所所产生的风险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成本上升将成为新常态。因此,做市商们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来降低风险并保护自己的利润。
在过去的几年中,做市商通过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支持并从买卖交易中赚取价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例如,Wintermute虽然仅有53名员工,但其当年的交易量达到1.5万亿美元,收入10.5亿美元,实现利润5.82亿美元。然而,由于数字货币市值的下降和监管压力的增加,一些做市商已经撤出了数字资产行业。
GSR Markets是一家从事现货代币交易的公司,但最近他们开始加大对比特币和以太币的关注。该公司交易业务董事总经理兼新加坡联席主管Meng Hwe表示:“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牺牲,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些代币提供了更多的交易量和机会。”他进一步指出,避险策略是驱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大多数现货代币交易都是在集中式交易所进行的,如币安、Coinbase和OKX等公司管理的市场平台。这些交易所负责保管资产以方便买卖交易。然而,加密货币行业还提供一些去中心化平台,比如Uniswap,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用户自行保管代币。
然而,根据CCData的数据,今年8月与2022年1月相比,集中式交易所的现货交易量下滑了74%,仅为4450亿美元。这意味着做市商们正在逐渐减少对集中式交易所的依赖。除了现货代币外,做市商还在更大的数字资产期货和期权领域开展业务,但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量也有所下降,同期约减半至1.5万亿美元。
市场深度的变化也反映了流动性提供者的撤退趋势。Kaiko市场研究公司在8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自去年10月以来,在集中式交易所中,以中间价上下2%范围内成交的比特币减少了60%以上。这暗示着市场的波动性较低,导致流动性提供者逐渐退出市场。
Kaiko进一步解释说,流动性提供商退出市场的原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低波动性环境的影响。部分原因是由于做市商在遭受损失后离开了比特币市场,或者在FTX破产后永久性地修改了他们的风险管理策略。然而,低波动性环境也是流动性提供商退出市场的原因之一。
2023年,数字资产已在去年遭遇大幅下挫后出现小幅反弹,但较历史高点仍然相去甚远。例如,比特币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了55%,达到25700美元,但仍比2021年的最高点低4万多美元。
如果美国首个比特币ETF基金能顺利获得批准,加密货币公司的业绩有望进一步复苏。由于亚洲拥有更明确的监管规定,有助于刺激当地的加密货币需求,一些公司正把目光转向那里,希望在当地谋求复苏。Wintermute联合创始人尤恩·特平(Yoann Turpin)在7月表示,他计划与部分员工一起搬到新加坡。
流动性提供商都希望投资者能重新拥抱数字资产。GSR Markets的Neo说:“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市场,就很难期待短期内能迎来新的加密货币之夏。”
总的来说,数字代币做市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成本上升、数字货币市值缩水以及监管压力都给做市商们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们开始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并保护自己的利润。然而,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变化并找到新的商业模式的公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