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都属于体制内,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就相当于端起了铁饭碗,这也是这些年来考公务员这么热门的主要原因。
但现在看来,不少地方体制内职工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显然这与近两年来财政紧张有很大的关系。
今年的1~8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与去年比起来,大幅度下降了21.7%,这也让很多人都好奇,钱到哪里去了呢?
0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公共支出也相应增加。地方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满足城市化带来的需求,导致财政紧张。
无奈之下,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大规模借债进行投资建设,借了债当然要还,还债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土地出让收入。
但想不到几年的疫情,让大家购房的热情突然间降到了冰点。
在过去的繁荣时期,土地供不应求,土地出让价格居高不下,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随着房地产的下跌,我国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减少,财政的收入也跟着紧张。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土地收入,连续多个月的累计同比降幅,都达到了20%左右。
02
由此看来,财政紧张的关键不是在于钱花到哪里去了,而是钱从哪里来?
当务之急是需要作出判断,土地收入的减少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过去几年,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超出了居民可承受的范围。这使得许多人无法购买房屋。
但想不到,政策调控未能取得的效果,被一场新冠疫情所造成的“调控”完成了,似乎突然之间,大家都不愿意买房子了。
一些城市在过去几年中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发展,大量投资于房地产项目,导致供应过剩。
但与此同时,居民对于购房的需求已经冷却,特别是这几年疫情后,给老百姓带来的冲击非常大,自己的收入都严重受损,哪里还有钱去买房。
一面是供应增加,另一面是需求减少,的确让土地转让市场也大幅度降温。
由此看来,财政方面的土地收入减少并不是短期的,需要习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重新平衡未来的财政收入和支出。
03
现在,为了节约开支,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减少公务员、教师、医生的津贴和资金。
昨天跟一朋友聊天,她是幼师,她说今年她们所在的市直属幼儿园也开始不断栽员,生源少了,上面施加压力,然后一层层的压下来,效绩资金减少,工资也有拖欠,已经不断有老师被迫离职。
这种福利压缩措施直接影响了相关人员的收入和工作环境,给不少体制内的职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不安。
由于收入减少和工作条件的恶化,部分公务员、教师、医生选择离职或转岗,对地方政府的人才储备和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减少教师和医生的津贴和资金,可能导致教育和医疗资源的紧缺,影响群众的基本教育和医疗需求的满足。
工资拖欠和福利压缩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有不少人在网络上面发声,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希望工资和福利能够获得保证。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ad1ee188593919ad149b4f5e958a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