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也奢华?少林释永信:办公室全套红木家具,现代设备一样不落

2022-01-26   生活给的温暖

原标题:和尚也奢华?少林释永信:办公室全套红木家具,现代设备一样不落

管理就是要让三个和尚有水喝。——《和尚新传》

人们想到和尚,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像活佛济公那般,穿得破破烂烂,心怀天下,将阿弥陀佛挂在嘴边,但是在一切都在进步的今天,和尚们的生活方式似乎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们不再专注于用清贫的形象来标榜自己,而是通过现在十分便利的电子手段进行宣传,在传承自己的文化的同时,更是赢得更多人的关注,赚到了更多的钱。

这样的渠道不是所有人都会运用,但少林寺的和尚释永信绝对是其中的一把好手。他的办公室内的奢华程度让很多公司的老板都自愧不如。这样的奢华引起了许多人争议,那么,释永信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呢?

一心向佛

释永信从小便很有悟性,喜好佛法。1981年,释永信尚且是个孩子的时候,便想要剃度出家,学习佛法。他的父母支持了他的这个选择,于是将他送上了嵩山的少林寺。

在少林寺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自己的眼界不够,于是又外出云游,去往很多地方开阔视野,回来之后即参与了少林寺成立的民主管理委员会,开始参与管理少林寺当中的各项杂物。

通过参加寺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他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也积攒了很多名望。直到1987年,他的师父圆寂,释永信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开始全面主持寺内的事务。在他管理少林寺的这段时间内,他做了许多事情:帮助山下的百姓建立了红十字会,主持了寺内各种修建活动,帮助政府拆迁嵩山周边,积极宣传佛文化等。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他的名字被更多的人熟知,他的身份不再仅仅是一位少林寺的和尚,而是官场和从商都有涉及,不仅成为了人大代表,还自己成立了公司,对少林进行系统化的运营和宣传,将少林文化商业化,而正是因为他用商业化的手段去推广和宣传少林,才使得人们见识到了他那豪华非常的办公室,对作为和尚的他产生了质疑:身为一个和尚,居然可以过得如此奢华吗?

豪华生活

少林在近些年来逐渐发展壮大,从一开始的破旧的寺庙发展成如今的规模。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少林,少林文化也开始扬名海外,为许多外国人所熟知。

在这个过程当中,释永信功不可没。他虽然是一个和尚,但思想毫不僵化,恰恰相反,他非常懂得抓住这个时代之下,互联网和媒体所给到的机会,利用发达的网络来为少林寺进行宣传,而在此过程中,他展示出了非常高明的运营手法,将少林寺商业化运作起来,成为了现如今闻名中外的寺庙。

名声有了,钱自然也就出来了。少林寺发展壮大之后,释永信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从他的办公室就可以看出,他本人过着一种十分奢华的生活,就连办公室的家具都是红木的。众所周知,红木家具非常昂贵,但在他的办公司却仿佛不要钱一样,到处都是,而且办公室里还有一应现代化的设备,电脑手机一样都不落。

正是这样的装饰,给了我们一种很大的落差。毕竟在传统观念当中,和尚给人的印象都是十分朴素的,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吃穿用度,都应当是一切从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才对。

可是那已经是过去的和尚了。现如今通过商业化,少林寺已经走上了企业经营发展的路线,事业蒸蒸日上,里面的和尚怎么还会过以前的生活呢?

争议不断

作为和尚,释永信的办公室引发了不少争议。这种争议看似是不满他豪华的办公室,实际上从本质来看,更像是不满于他毁掉了中国和尚在人们眼中的固有印象。

确实,作为少林寺的方丈,他无时无刻不在以宣传少林文化为己任,不仅希望少林寺得到中国人的支持,更是希望这种文化能走出国门,得到外国人的认可。这样的想法,毋庸置疑,是正确的,是对我们的文化的一种传播,在这一点上释永信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在少林文化得到认可之后,在少林寺发扬起来,开始赚钱之后,他的行事作风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高调了。

他开着豪车,穿着几万块一件的袈裟,还生活在全是红木家具的办公室里。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他违背了身为和尚的初衷,已经没有了出家人所应该有的清心寡欲,但是对于释永信来说,这样的质疑在他看来很可笑。他的袈裟、他的车,只是基于他正常生活水平之下所购买的商品,他用自己赚到的钱来买东西,难道这也要别人来质疑吗?

再说回办公室里的红木家具,这是因为作为和尚,红木在他们心目中是十分神圣的东西,所以用红木来做家具,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是有利于他们修行的。的确,在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的时候,对一个人妄作评断,是一件十分无礼的事情。

虽然说人们对释永信生活得太过奢侈这件事始终存在争议,但是换个角度看看,如果他不是少林的方丈,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凭本事赚来的钱,为什么要容忍别人非议呢?

归根结底,只是因为释永信虽然颇有经营头脑,但是他是一个和尚,又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生活,这才频频引发争议,在现如今,信佛之人不在少数,各个寺庙都是人来人往,香火不断,每个寺庙的和尚都不再像是我们印象当中那样的清贫。或许他们过着和释永信一样的生活,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所以无处评价罢了。

自古便有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对于释永信而言,他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少林能够发扬光大,既无愧于佛祖,也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