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扶贫办共同编撰出版的《扶贫扶志在基层——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实例选编》与读者见面,西乡“五讲五知”道德扶志案例入选其中,获得省市推广。
”
自2016年以来西乡县开展了“讲形势、知党恩,讲道德、知荣辱,讲文明、知礼仪,讲诚信、知敬畏,讲法治、知底线”为主题“五讲五知”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实践。
通过“理论”与“舆论”同声共气,“破旧”与“立新”同频共振,“治标”与“治本”同功一体,教育实践凝聚思想共识,助力扶贫扶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道德扶志”具有西乡县特色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子。
基本做法
/ 建点示范,让教育实践有学习阵地 /
稳定的场所是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西乡县连续4年下发《“五讲五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实践工作方案》,并将《方案》与“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扶贫扶志、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运用“寻根铸魂抓内涵、文明家园抓特色、五讲五知抓民风”的经验,深挖地域文化,全面完成了“工匠杨河、农耕五丰、人文堰口、红色私渡、孝道高川、乡贤两河口”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示范村,起到了以点带面、次第开花的效果。
2017年,建成3个县级示范村;2018年,建设12个镇级示范村;2019年,该县将投入1500万元建设10个镇(19个村)精神扶贫(五讲五知)示范村。
/ 宣传教育,让教育实践能凝神聚气 /
紧扣“五讲五知”歌儿唱起来、标语贴出来、广播响起来、新风树起来,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辐射效应。
一是乡村舞台唱响新风尚。以“五讲五知”教育实践内容创作了《五讲五知歌》,借宣传小分队、文艺+政策理论宣讲组,结合乡村舞台、道德讲堂、脱贫典型报告会等平台和载体,开展“明理·感恩·诚信·自强”主题演出,增强群众的道德意识。
二是营造五讲五知宣传氛围。建设“五讲五知”好人一条街、设置核心价值观景观雕塑,在镇村集镇、社区广场、移民安置点等场所悬挂“五讲五知”内容展板,让群众抬头受教育、出门受熏陶;同时利用网络媒体、信息网、电视台等开播专栏,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传递核心价值。
三是政策宣讲进农户。利用全县268个道德讲堂、14个讲习所,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脱贫攻坚及惠民政策。
四是乡贤议事润家风。依托“一约五会”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通过开展道德评议,张贴红黑榜,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孝子孝媳、“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脱贫模范等评选活动,激励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
/ 建强队伍,让教育实践持续发声 /
坚持县镇村三级发力,层层建立宣讲员,从根本上解决“谁来讲课的问题”。
一是建立宣讲队伍。33名县级领导到包抓的镇办开展宣讲,17个镇办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各村进行宣讲,全县所有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进行宣讲,形成“人人都是宣讲员”的大格局。
二是组建专业理论宣讲团。成立由县委党校讲师团、县委宣传部、优秀教师、各级道德模范等组成的理论宣讲团,不定期赴镇村开展理论宣讲。
三是成立文艺+理论宣讲小分队。成立17支文艺小分队,用戏曲快板、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脱贫攻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激励人心思进、勤劳奋进。
/ 创新模式,让教育实践能深入群众 /
始终把精神扶贫作为教育实践的抓手,扎根基层接地气,破解群众等靠要。
一是深挖地域文化,增强价值认同。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好茶乡故事,让更多的“乡愁”凝聚人心。通过整理“荔枝古道、人文堰口,农耕五丰、生态田园,红色凤凰、工匠杨河,隆基故里、崇教丰东,红色记忆、绿色私渡”等20余个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美丽传说,让美丽故事成为教育群众的生动范本。
二是宣传深入一线,让群众成为“主角”。深入策划《第一书记讲变化》专栏,以全县“第一书记”为主角,讲述农村落实脱贫攻坚、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亮点,推介特色人文、旅游风光、特产小吃等资源,让群众看到脱贫攻坚以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增加感恩意识。
三是开展“五个百场”活动,形成良好风尚。通过百场宣讲明形势、百场讨论话恩情、百场演出展变化、百张榜单促动能、百所学堂强本领。把教育实践活动融入群众生活,达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效果。
/ 上下合力,让教育实践多面发力 /
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突出上下合力、点面结合推动,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一是“面”上一盘棋谋划。县委成立了“五讲五知”教育实践领导小组,采取县委谋划指导,宣传部牵头抓总、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36个成员单位分工负责条块推动。
二是“线”上抓管理。实施“2345”教育实践评价体系。坚持“两头兼顾”,纵向走进镇村、横向走进部门单位;坚持“三级联动”,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坚持“四度评价”,以“站位的高度、谋划的深度、干事的力度和成效的满意度”检验教育实践效果;开展“走、访、听、评、议”五种形式评议,形成年终考核结果。
三是“点”上有连带责任。实行“五讲五知”教育实践包联机制,宣传部每名干部分片包干,指导、督查相关镇(街道)部门(单位)教育实践工作。
县委书记谈扶志
“五讲五知”拨亮群众的道德心灯
县上从解决当前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存在突出问题入手,探索出了“讲形势、知党恩,讲道德、知荣辱,讲文明、知礼仪,讲诚信、知敬畏,讲法治、知底线”为内容的“五讲五知”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实践。
我们以“五讲五知”教育实践为主线,以民风建设“十个一”和精神扶贫“八个一”为载体,广泛开展“五个一百”活动,通过道德讲堂上好“一堂课”,善行义举榜树好“一面墙”,规范村规民约用好“一把尺”,开展文化下乡演好“一台戏”,建设村史馆传承“一部史”,制作公益广告打造“一条街”,开展邻里守望传递“一份爱”,寻找最美人物戴上“一朵花”,帮助贫困群众提振本分之心、自信之心、自强之心,克服“等靠要”、奋力“摘穷帽”,拨亮了群众的道德心灯。
总编:黄学锋
审核|责编:苏蔚斌
编辑|校对:张羽伦
来源:文明汉中
“天汉先锋”微信公众平台投稿邮箱
534896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