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公元1254年至1322年)。湖州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书画为后世所宗。 明王世懋评其书曰。文敏书多从二王法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王羲之。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王献之。至书碑。则酷李北海李邕岳麓娑罗体。元黄溍评云。赵氏用意楷法。穷极精密。故其出而为行草。无不妙契古人。此卷为其行楷之精而清妙者。
陈子昂为初唐文坛首开风气的诗人,《全唐诗》存其诗近一百三十首。他创作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新唐书·陈子昂传》中有言: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南宋文学家刘克庄例举《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一些篇章,称其'读之有眼空四海,神游八极之兴。'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亦喜爱这组感遇诗,受其启示,曾作感兴诗二十首。
1313年(元皇庆二年),赵孟頫书写朱熹的《感兴诗二十首》,赠给友人。此卷用笔清秀苍劲,多含楷书笔意,结字大小相近,肥瘦参差,体势奇宕多姿。这卷墨迹纵二十八点二厘米,横三百多厘米,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