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总是说谈钱伤感情,可是往往到了最后发现,不谈钱,伤的不仅仅是感情。
我想咱们大多数人每都有被朋友借钱的经历,这个时候心里不想借给他,却又抹不开面说不借,最后还是把钱借给了朋友。
但是借钱之后朋友总是迟迟不还钱,不知道他是真忘了还是“真忘了”。
借钱容易要钱难,这个时候怎么让朋友还钱就颇为头疼。
有些人总是害怕催朋友还钱,认为催还钱会显得自己小气,显得自己斤斤计较。
但是,你别忘了,是他先不守信用的。
你借钱给他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到期他却迟迟不还钱,是他在为难你,不是你为难他,催他还钱也是理所应该的。
你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借钱也要看清人,俗话说:借急不借穷。
你没有义务满足“朋友”无尽的索取,明明可以自力更生却不思进取的人。
对于这种人你离他越远越好,有钱也不能借给他。
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要勇于说:NO。
钱是感情的试金石,谈钱,最能看出人品,平常总说关系多好,感情多深,那借个钱试试?
很多朋友关系因钱走到头的:借钱不成,于是看透人心,不再来往;
借到了钱,却迟迟不还,于是撕破了脸皮。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离不开钱,所以谈钱是不可避免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真遇到些事的时候,你才能看得出谁对你真的好。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在你辉煌的时候为你锦上添花的人,但一定是那个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向你伸出援手为你雪中送炭的人。
人们总说谈钱伤感情,殊不知,不谈钱,最后伤的不仅仅是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要干净纯粹,想要长久,只有摊开讲明白了,处理好金钱关系,不管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都是如此。
作家连岳曾经说过:“不敢谈钱的人,永远成熟不了。”
所以,对于钱这个事没什么不好意思说。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免不了与钱打交道。
谈钱,其实是在谈一种共赢的契约和基础。
然而,据新华网一项调查表明,有百分之五十三的人在工资或者报酬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敢与老板协商。
本来谈钱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竞然莫名其妙变成了畏畏缩缩。
生活中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境遇:
别人欠了你的钱,你反尔不好意思问他要;
羞于向别人借钱;
别人向你借钱,你没有勇气拒绝。
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
大多数人谈钱是抱保守的态度,他们更看重感情。
这是因为以前的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物资匮乏,人与人之间是靠感情来维系,是典型的熟人社会。
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靠规则运行的法制社会。
谈钱的本质是建立规则。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完全把钱和感情对立,是不足取的。
其实,不谈钱的领导,就是与你没感情。
不谈钱的男朋友,就是不爱你。
不敢谈钱的人,永远成熟不了。
所以,别不好意思谈钱。
生活中,有时谈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你谈钱会觉得尴尬,你不谈钱别人会很为难(不想多给)。
谈钱伤了的感情,其实不是真感情。
装在自己兜里的钱,更有安全感。
钱上分明大丈夫。
亲兄弟明算帐。
与好朋友明正言顺的谈钱,友谊才会更长久。
敢于谈钱,正说明你们的关系是纯粹的,干净的。
谈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连养尊处优的作家张爱玲也直言:我喜欢钱,因为我没有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你不谈钱,表面上是一种谦逊,也可能是一种感情,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你不够自信。
钱不仅仅是一种结算工具,它更是一种契约关系。
没有付费的付出就是一种亏欠。
不仅要谈钱,更要谈清楚边界。
事前用白纸黑字把谈钱的细节记录下来,防止日后变来变去。
只有专业地谈钱,才是走向财务自由的正确姿态,也才能催生专业双赢的长期合作。
要树立规则意识,谈钱时定好规则。
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少付出多得到的想法,更不想吃亏。
事前把规则和标准定好,把规则和标准改动的前提定好,事后严格执行,确保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做到以上几点,才是专业谈钱的最高境界。
会谈钱的人会更有钱。
不会谈钱的人永远处在社会的边缘。
时代不会抛弃努力工作的你,但一定会抛弃一个努力工作之后不谈回报的你。
在职场不敢谈薪资待遇,是你自我价值感低,自我认同的优越感缺乏。
免费的你,也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敢于谈钱,会谈钱,不仅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能力。
一个创业的朋友和我说:钱啊,只有在自己兜里,才有安全感!
我们总是能碰到这种情况,别人来借钱,说不愿意吧,不好意思;
说愿意吧,又担心别人不还。
总之就是不敢拒绝,到了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要去催别人还钱,还是不好意思。
你要知道,人家好意思为难你,你有啥不好意思拒绝呢?
亲兄弟明算账,好朋友谈钱,友谊才更长久,谈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其实,越愿意谈钱,越敢于谈钱,说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干净更纯粹,也能更长久,不管是友情还是亲情,都如此。
希望我们都能正确保持“钱”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