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有宫女陪葬的皇后,18岁生下开国皇帝,却留一大遗憾

2019-08-25     清宫史话

殉葬是古代社会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尤其是以人殉为最,统治者们企图在死后仍然享受有人服侍的冥福,却不知这是对人性的一种巨大摧残。据相关研究,殉葬制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间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在清朝27位皇后中,只有一位有宫女陪葬,这位皇后便是孝慈高皇后。

孝慈高皇后,姓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万历三年(1575年),来自海西女真叶赫部落,父亲是叶赫部贝勒杨吉努。

据说在孟古哲哲八岁那一年,叶赫部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这位“客人”是一名25岁的女真将领,姓爱新觉罗氏,名努尔哈赤。当时努尔哈赤刚刚起兵,急切需要强大部落的支持,来到叶赫部后,孟古哲哲的父亲杨吉努热情地招待了他。

杨吉努见努尔哈赤相貌奇异,颇有帝王之相,于是便决定将小女儿孟古哲哲许配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听后大喜,欣然地接受了这份喜事。

果不其然,后来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逐渐壮大,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海西女真四部,于是,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便决定履行父亲杨吉努当年的许诺,于1588年将年仅14岁的妹妹孟古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

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了,宫中的福晋也娶了好多个了,在感情方面说“阅女无数”也不为过,但当他看到孟古哲哲以后,十分惊讶,惊喜世间竟有这样的奇女子。

关于孟古哲哲的相貌和品行,《清太祖武皇帝满洲实录》中记载:“面如满月,丰姿妍丽,器量宽洪,端重恭俭,聪颖柔顺,见逢迎而心不喜,闻恶言而色不变,口无恶言,耳无妄听,不悦委曲谗佞辈,吻合太祖之心,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可见,孟古哲哲绝对是一位相貌出众、品行俱佳的女子。

于是,努尔哈赤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孟古哲哲身上来了,在孟古哲哲18岁那一年(1592年),她经过十月怀胎,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皇太极(洪台吉),皇太极便是后来清朝的建立者。

虽然孟古哲哲为努尔哈赤生下了儿子,但当时她的娘家叶赫部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交恶,就在皇太极出生的第二年,努尔哈赤便以少胜多,打败了以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努尔哈赤甚至斩杀了叶赫部的首领布寨,将其尸身一分为二。此后,叶赫部与建州女真算是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如是,夹在中间的孟古哲哲的心情可想而知,她整天郁郁寡欢,期待着见到自己的母亲,然而这却成了一个幻想。

1603年,孟古哲哲病重,临终前想见一下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立刻派人到叶赫部迎接岳母,却不想被纳林布禄一口回绝。随后,孟古哲哲带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此事对于原本就非常紧张的建州叶赫关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孟古哲哲去世之后,努尔哈赤伤心欲绝,他命服侍孟古哲哲的四个丫鬟(宫女)殉葬,并将孟古哲哲葬在院内祭祀了三年之久,可见努尔哈赤对这位福晋(妻子)确实是非常宠爱的。

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建国称帝,追谥母亲孟古哲哲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后来又改谥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参考资料:《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史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OWq12wBJleJMoPM_RCa.html